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汪玉凯:社会如何评价本届政府的行政改革?(9)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2013年行政改革蓝皮书日前发布。报告通过对党政官员、企业领导人以及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分析,获得了大量真实的数据。总体看,社会对本届政府行政改革的方案认可度较高,但对能否实施也有较大疑虑。

(六)对转变政府作风,改善政府管理方式的看法

加大政府自身改革的力度,在整个行政体制改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过去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都与政府自身改革相对滞后有关。因此,许多群众反映说,我们改革公众的、改革社会的,相对改的快,如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等。而改到政府自身的问题,就遇到了比较大的阻力,比如“三公消费”改革、提高政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改革等。为了了解被调查者对这方面的问题的真实看法,我们主要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调查。

1、对中央转变作风的八项决定能否持续有一定担心。比如在问到“中央八项规定初见成效,您对这种效果的持续是否有信心”时,有31.86%的人回答“充满信心,中央领导带头执行,以身作则”,有28.46%的人回答“比较有信心,在社会上已经有很强的威慑力”。两者加起来共60.32%。但还有26.65%人回答“很多地方在执行八项规定时有些偏差,形式主义比较重”,28.46%的人回答“担心时间长了,八项规定就如同一阵风飘忽而过”。两者加起来也高达55.11%。这说明一方面多数被调查者对转变作风的八项决定实施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的评价,但对这个问题的担忧依然难以打消,这种矛盾心态从反面证实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有可能出现的反复性。

2、对提高政府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的评价不高,对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的建立,有很高的期待。如在回答“您认为目前政务公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时,被调查者回答结果的排序依次是:“信息公开不及时”和“信息公开不全面”(47.29%),“政府部门主观意志太强,公开的随意性太大”(44.49%),“公众参与渠道较少”(42.28%),“信息公开渠道不畅”(28.46%), “能在网上办理的事项太少”(24.05%)。这说明包括公务员在内的官员和企业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基层普通民众等,对政务公开的满意度还是比较低的。

在回答“您认为,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对于反腐败有多大的作用”时,有52.1%的人回答“作用不可估量,将从根本上打击腐败”和“作用很大,对减少腐败有积极效果”,这说明多数人对于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的反腐作用是肯定的。不过由于这个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也有34.47%人回答“不好说,取决于配套措施和最高层的执行决心和力度”,有15.63%的人认为“没什么用,现在房产信息、金融账户信息等没有实现全国统一联网,很多官员还在和纪检部门‘躲猫猫’”。这从另一个层面说明,要建立有效的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还必须跟进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改革和举措。

上一页 1... 67891011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
标签: 社会评价   行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