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阻力,被调查者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在回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大难度在哪里”这一问题时,有58.92%的人认为来自于政府的“部门利益”,有21.04%的人认为来自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19.04%的人认为“审批、许可是实现权钱交易最简便的方式”, 有15.83%的人认为“阻力主要来自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还有10.22%的人认为“地方政府不认真履行中央的审批制度改革政策”。从以上被调查对象的回答可以清楚地看出,部门利益无疑成为阻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大因素,而严重的部门利益后面,往往又隐藏着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或者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条件。这从 另一角度证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为了保证本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不少被调查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如有70.54%的人认为要“通过司法措施规范行政审批权限的设立、取消,要下放审查程序,约束现有和新增审批权的规范性、科学性”;有17.84%的人认为,“国务院各部委、各级政府应设立巡查组,定期督导和检查各地各部门相关审批权限清理工作”;还有14.83%的人认为“国务院和各地方政府可以设立‘行政权限审查委员会’,专门审查有关审批权是否超越权限”等。这些建议具有一定的价值,闪烁着智慧的火化。
3、改革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促进财政公平。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直是影响央地关系的重要因素。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也逐步确立。但到目前为止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常规性转移所占比重太低,专项性财政转移所占比重太高。 引发了多年来的“跑部钱进”现象,助长了不正之风,甚至产生严重的腐败。为此,本轮行政改革中一个重要改革内容,就是在中央向地方放权中,要同时对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改革。对于此项改革,多数被调查者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比如在回答“你认为这次减少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能遏制‘跑部钱进’的不正之风吗?”问题时,只有4.8%的人回答“能”,有48.9%的人回答“会产生一定影响”,两者相加超过50%。而回答“很难”的占14.02%,回答“不一定,要看是否动真格的”占18.64%,还有10.02%的人回答“不要抱多大希望”。这说明,对于此项改革,人们的疑虑和担忧还是比较多的。在如何重构包括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内的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方面,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比较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