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原铁道部运输局案警示: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7)

2013年3月,铁道部实行铁路政企分开。

国家行政院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出现这种腐败的原因在于选人用人不规范,“不是通过制度选人,而是人选人,大官选小官,少数人在少数人里面选,因此必然形成小圈子,搞不正之风。”

在他看来,权力腐败的性质都是一样的,“没有约束、不公开透明的权力都有一定的腐败。”因此,张曙光利用职权和一些民营企业进行交易,根本上反映出了制度的不透明。

此外,张曙光因受贿罪被判死缓,苏顺虎被判无期徒刑,从另一角度看,需要反思的还有案件当中的行贿者。“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制度诱导的。”竹立家谈道,“我们国家为什么行贿现象普遍?就是因为公共权力在运行过程中过大。你不行贿,企业没进展,制度本身诱导你必须行贿。”

因此,在今后的改革和反腐中,最根本的是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即公共权力的运行或行使必须按照法律来进行,让公权力真正纳入法治化轨道。

这也就要求进一步规范相关制度,促进权力的监督与约束。“据我观察,如果我们不规范制度,这个案子对一些贪官的震慑作用并不大,只是腐败藏得更深了,该走后门还走后门,权力的傲慢,照样存在。”竹立家说,“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把权力关在笼子里面,让权力公开透明,强化权力监督,特别是人民的监督。”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倪星指出,现在谈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里面,国家、政府、社会,三方要合作,是一个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反腐败也应该是这样的。政府单方反腐贡献有限,还要发挥社会的力量。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政府退出所有市场自行解决的这些领域,因为政府不干预市场的话,市场的自由竞争由平均利润激发,就不会有超额利润,不会有超额利润自然就不会有行贿了。实习生 王海萍 本报记者 卢义杰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