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公务员收入悬殊:隐性福利遭清理 灰色收入因人而异(10)

向贫困艰苦地区倾斜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同地区公务员收入差异巨大,往往越是贫困地区、艰苦地区收入越低。这是这些地区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原因,包括一些参照公务员工资的教师、医生等也纷纷流出,使地区发展陷入人才匮乏的恶性循环。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务员工资由基础工资和津补贴构成,基础工资部分由国家层面制定,标准不高,津补贴部分由各地政府根据地方财政承受力等因素制定。

津补贴的高与低,是影响公务员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贫困地区,政府想在规定的许可内发放津补贴都有心无力;富裕地区,政府则可能想着办法、变换名目发放津补贴。

“‘通讯费’‘电话费’‘生活补贴’‘岗位津贴’等名称各异、花样繁多的津贴补贴这一两年在一些富裕地区层出不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杨河清说,这客观上拉大了与艰苦地区、边远地区公务员的收入差距,很不公平。

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罗国安说,对于财力薄弱地区、贫困边远地区,国家应建立相应的津补贴增长机制,同时规范各地自行发放的津贴补贴,逐步缩小地区间公务员收入差距,鼓励公务员扎根艰苦地区作贡献。

规范灰色收入,实行奖勤罚懒

由于部分公务员确实存在灰色收入,社会一直对公务员涨工资很抵触。“先有财政透明、财产公示,然后才能进行公务员收入制度改革。”有专家这样表示。

不少公务员对此也表示赞同,他们觉得有灰色收入的是少部分人,但却误导了社会对整个公务员群体收入的认知。“比如那些不合理的‘三公’消费,实际上只是一小部分人享受了。”河南省某县委宣传部一位科级干部王磊(化名)说。

王磊认为,一方面应该对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收入、财产进行公开,加强监督,规范他们的职务消费和灰色收入;另一方面,提高公务员的工资,让他们可以过比较有尊严的生活,不愿意再冒风险去贪污,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上一页 1... 67891011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