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波是老徐的同事,今年39岁,任西宁市城中区城管局管理科科长。说是科长,实际只是个科员。“最大的问题是看不到晋升的前景,局长才是正科级。我到退休能拿到副主任科员就谢天谢地啦!”丁波说。
其实,类似丁波这样的基层公务员并不一定是想“当官”,他们只是想增加一些收入。不过基层的现实让他们的理想十分逼仄。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闹店人民法庭庭长朱正栩也为此苦恼。“在河南,很多县城的基层法院法官,全部工资、津贴等加起来还不到2000元,与律师等职业收入相比过于悬殊。”朱正栩说。
据了解,2011年中组部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的《法官职务序列设置暂行规定》明确,基层法院法官从担任助理审判员可以任五级法官开始,如果没有出现违反规定的情形,7年时间可以升至一级法官(其上还有多级高级法官和大法官)。
朱正栩说:“按照这个规定,除了院长1人是高级法官外,基层法院法官最高就只可以晋升至一级法官,这就是说这些法官在退休前,如果不离开基层,就很难再晋升。”
“拿我本人来说,我今年39岁,已经成为一级法官6年了,从我成为一级法官到我退休还有22年之久,已经没有晋升空间了,同龄的男同志这个时间更长一些。”朱正栩说。
朱正栩表示,这造成基层法院法官岗位对优秀法律人才没有吸引力,招录进来也是一有机会就离开。“我所在的闹店法庭,包括我在内,现有2名法官,2名书记员,以前还曾经有近两年时间,只有我1个人带着1名书记员在工作。”朱正栩说。
年轻人难以安心工作,考试族居多
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城西南6公里处的和平乡,是去往青海湖的必经之地。四周灰白相间的二层小楼围成一个四合院,乡党委、政府、司法、计生、林业站等全在里面。北侧一排平房里有食堂兼水房。
29岁的乡政府党政秘书张金琳听到停水的消息,喃喃自语:“午饭又得出去吃了。”
她说的“出去吃”其实是指到路口国道两旁的饭馆里吃。她盘算着这月的伙食费又超了。食堂虽然不怎么好吃,但是便宜,午饭3至5元就可以打发,但要出去吃,一碗面片就10元以上,天天吃肯定吃不消。
张金琳是2007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几经周折,当过两年村官,后来考上公务员,2011年10月分配到和平乡。
张金琳说,平时工作又多又繁杂,啥都要干,乡上老同志多,都不懂电脑,不管啥文件材料都要写,动不动就得加班。加班费啥都没有,有时候去县上还得自己掏腰包搭班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