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价值被考验
家庭是什么?家庭是社会由古及今的生产、消费和生活单位,也是人一生最有影响的团队归属。它除了血缘、亲情外,更有日常琐事的牵绊和柴米油盐的需求。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着所有领域,家庭也不例外,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的核心价值都遭受冲击。具体到当前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中,快速增加的财产、收入更使家庭关系经受考验。面对经济“显微镜”检视,我们的家庭该何去何从?
被“拆迁”的亲情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老城区、城乡接合部拆迁频繁,可很多拆迁的背后,被拆迁的不只是老宅子,还有血肉亲情。
刘亚辉家未拆迁之前,住在河北衡水的老城区。他爷爷有三个儿子,父亲是老三,大伯年轻的时候就去外地了,二伯则跟父亲走得很近。
刘亚辉说,爷爷在几年前已经过世了。去年上半年河东老城区拆迁,拆到了他家的老宅子。因为他家的老宅子临河又临路,门前的那块空地被开发商勘测以后算作三间房子,补偿了将近100万元。二婶和二伯听说了此事,认为家里门前的那片空地归属权不明晰,爷爷过世,大伯跟家里不联系,父亲理应和他们家平分这笔补偿款。
二伯和二婶因为此事来家里闹了很多次,后来他的父母不堪忍受,便将这三间门前空地的补偿款和二伯家平分了。50万元,换来的却是亲兄弟的老死不相往来,即使出门遇到,也装作不认识。
经济理性侵蚀家庭核心价值
在河南郑州市某村庄,近两三年来的拆迁分红彻底改变了那里农民的生活。由于不成文的规定“村里外嫁女不享受分红,新娶的媳妇和新生的下一代都可享受”,直接导致这个村庄大量适婚女性不结婚,而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男丁则早早娶妻生子。闲谈中,不少村民反映,财富的增加改变了当地人们的道德观,甚至“养外房”等一些有违法规、伦理的事情也会被视作“有能力”而不被指责。
小敏(化名)是一位全职家庭主妇,她的丈夫是某银行的中层管理人员,收入很高。但到底收入有多少,小敏也不知道,丈夫每个月给她5000元的家用开销。小敏以前上班的时候,丈夫也从来不做一点家务,连吃饭也要抽好筷子、盛好饭给他。家里的地上有一张废纸,他也不会弯下腰捡一下。家中的事情,几乎都是丈夫说了算。
对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资深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彭国球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在一些家庭,成员之间收入变得更加私密,特别在许多再婚家庭,夫妻收入已成为个人隐私。与此同时,很多家庭成员为了金钱四处奔波,忽视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家庭关系逐渐淡化,家庭也因此失去往日的温馨与和睦。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这一直是广大青年对待婚姻与爱情的态度。但在当前,这个观念却受到了市场价值观念的严重挑战。
“人们在婚姻选择中越来越看重对方的经济实力,这种现实主义态度把爱情与婚姻分离,为婚姻和未来家庭的不稳定埋下了隐患。”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说。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邵晓莹表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理性这一概念也越来越多进入家庭领域,并在某种程度上消解着原有的家庭理念和价值观。具体而言,在城市表现为家庭赡养纠纷和房产纠纷增多,造成亲人反目事件频发。
虽然这种矛盾大幅增加原因很多,和住房制度改革、房价物价飞涨、普通居民收入相对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有直接关系,但自我中心主义的滋生、对金钱的过分追逐、对家庭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丧失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能坚守家庭核心价值观,也是部分家庭能够在经济理性入侵时仍保持和睦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