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考虑”工作方法:规划全局,要突出考虑方向、主线、重点、措施、节点五个方面。“全会决定起草,突出了5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二是以改革为主线……三是抓住重点……四是坚持积极稳妥,设计改革措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五是时间设计到2020年,按这个时间段提出改革任务,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③这里讲的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普遍适用于规划全局的工作。无论是做发展规划还是改革规划,首先,要确定战略方向,即分析形势,明确定位,确定战略愿景和战略目标。如果之前已经确定了战略方向或战略任务,那就要考虑如何落实。其次,要确定总体思路,即用什么理念、什么方法去实现战略目标,一般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重大原则等内容。总体思路也可以称为规划的主线或红线。再次,要确定重点任务,即通过重大计划、项目、工程等,把总体思路落实在具体工作中。第四,要确定举措,即采取财税、金融、法规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保证重点任务的完成。第五,要确定节点,把目标和任务分解为具体工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明确分工和进度,按时间节点分步推进。
“五弄清”工作方法:制定有效的政策,必须“要弄清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④抓全局还包括统筹事物之间、事物各个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这就要求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上通下达、统揽全局,处理好各政策之间的关系,防止片面性和主观性。首先,要处理好整体政策与具体政策的关系。所谓整体政策就是大政方针,统领全局。整体政策安排要考虑如何贯穿到具体政策中去,具体政策要考虑如何体现整体政策精神。其次,要处理好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环节之间不能交叉、重复,也不能相互脱节、断裂,更不能相互矛盾、对立。再次,要处理好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的关系。顶层设计要突出战略定位、战略方向、战略重点;政策分层要突出政策目标、政策对象、政策工具。第四,要处理好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既保证政策的公共性、普惠性,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差异性政策,促进包容性增长。最后,要处理好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长期性政策追求的是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目标,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阶段性政策追求的是阶段性目标,目标实现以后需要及时调整。
如何抓重点
在具体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矛盾,它决定事物的性质,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一旦主要矛盾得以转化、获得解决,其他矛盾就迎刃而解了。习近平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运用于工作实际,创立了一系列抓重点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