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亲民秀”旨在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官员“亲民秀”无论怎么秀、什么时候秀、秀什么,最终都要体现和落实到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如果不是切实的为民服务的“秀”,就可能引来媒体和公众的非议,甚至成为网络舆情的焦点,或者被“人肉搜索”。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中,深入田间地头,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关心群众。当官员扫雪扫街、坐公交地铁成为寻找更好服务方式的时候,“亲民秀”就成为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亲民秀”就不再成为“秀”,也不会成为媒体的新闻焦点了。
官员“亲民秀”关键在解难题。官员应思群众之所思,急群众之所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从治理理论的角度来说,制定公共政策就是多个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参与的过程,因此,近年来多中心治理理论和网络治理理论大行其道。而官员“亲民秀”就是深入到群众中,实际上是让群众参与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官员进行调研,媒体进行跟踪报道,表明问题已经进入政府议程,引起媒体的关注,这些问题大多是政府管理工作的重点或者难点。因此,官员“亲民秀”理应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问题,否则一秀了之,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让“亲民秀”成为真正的作秀、表演,定会招致媒体和公众的非议。
总之,官员们诚心实意地贴近人民、服务人民、亲近人民,听民意、改作风、做实事、解难题,有关“亲民秀”的非议自然会慢慢消失。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刘斌:《81次官员“亲民”行为样本分析》,《南方周末》,2014年1月23日。
责编/潘丽莉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