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民生热点 > 正文

官员亲民如何“入戏”而非“演戏”

核心提示: “亲民秀”是官员亲近民众、接近群众、接地气的言行或活动。“亲民秀”是重视民意的表现,是改进工作作风、践行群众路线的需要。“亲民秀”应求真务实、做到自然、长期坚持,以领导身份向社会倡议、服务群众、解决难题,方能不被媒体和公众质疑。

【评述由头】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八项规定的推行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各级党政官员积极主动加入到转作风、践行群众路线、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形象的活动中来,领导干部走近群众成为一股新风尚。一段时间以来,地方领导干部乘坐地铁、清扫大街、上街执勤等亲民举动不断见诸媒体。官员的亲民举动受到了各方的“点赞”,但不少也遭到了质疑,一些网友认为领导干部们是在“作秀”。那么,官员的亲民行为缘何会遭遇民众的质疑?其背后有着怎样深刻的原因?官员“亲民秀”如何“秀”才不会招致民众反感?

【摘要】“亲民秀”是官员亲近民众、接近群众、接地气的言行或活动。“亲民秀”是重视民意的表现,是改进工作作风、践行群众路线的需要。“亲民秀”应求真务实、做到自然、长期坚持,以领导身份向社会倡议、服务群众、解决难题,方能不被媒体和公众质疑。

【关键词】亲民秀   亲民   民意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官员“亲民秀”中的“秀”字与汉语中的“秀”字实际上不同源。官员“亲民秀”中的“秀”字,乃网络流行语,是英文单词“show”的音译,为“展示、炫耀、表演”之意,对应有脱口秀、真人秀等诸多娱乐节目。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亲民秀”更多地具有贬义。在西方国家,政治秀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尤其在大选期间,政治秀被视为形象宣传的广告促销行为,通过媒体塑造政党及候选人的形象,是赢得更多选票的关键。

简单来说,官员“亲民秀”就是官员亲近民众、接近群众、“接地气”的言行或活动。随着各种官员“亲民秀”的报道越来越多,人们逐渐接受并习以为常,从民主法治和公共事务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们更倾向于将“亲民秀”理解为一个中性词。媒体报道中将“亲民秀”加引号表达的就是这一层意思,也就是说,官员的亲民言行并不完全是表演,也并不是造势炒作与有计划的表演。

官员“亲民秀”不断出现的原因

我们赞赏、期待真正的、务实的、解决问题的“亲民秀”,这样的“亲民秀”就不是一种表演和作秀。当前“亲民秀”不断见诸于报端,其原因乃在于以下方面。

“亲民秀”是重视民意的体现。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认为主权在民。我国古代即有“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的道理,《荀子·哀公》即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记载,成为提醒各代明君治理国家的名言。无论是有计划的“亲民秀”,还是真正的下基层体察民情,说明出来“秀”的官员很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希望获得更多民众的好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即使是刻意的、矫揉造作的“亲民秀”,也是一种进步,值得肯定。

“亲民秀”是改进作风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一直有作风建设和作风教育的优良传统,改进作风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近年来持续深入地开展了整治“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教育活动。许多官员走出办公室、下到基层,这可能是近年来官员“亲民秀”出现较多的原因之一。

“亲民秀”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为了践行群众路线,许多官员主动下基层体察民情、感受疾苦、开展调研,因此出现了较多“亲民秀”的报道。

政绩考核诱发官员“亲民秀”。长期以来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唯GDP的政绩考核,也是近年来不断出现“亲民秀”的原因之一。部分官员为了晋升、出政绩,可能会精心设计一些“亲民秀”的活动。加之我国干部选任方式的一些弊端和官员对上负责的心态,更会使官员主动“秀”出来。从查处的腐败要案来看,个别官员被媒体认为习惯于表演作秀。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官员   亲民   亲民秀   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