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十八大后反腐走过三年:压倒性态势正形成

原标题:压倒性态势正形成

1月12日至14日,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3年来,我们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3年,一个节点性的时间。需要回顾,盘点让世界瞩目的“打虎”“拍蝇”“猎狐”的经验与教训,总结“治标”与“治本”探索方面的得失;更需要展望,反腐败斗争的未来在哪里,我们持续反腐的信心来自哪里。

十八大后反腐走过的这三年,一定会在中国历史中留下独特的印记。

① 打虎、拍蝇与猎狐

从规律到铁律

围观“打虎”,是过去三年中,海内外关心中国发展的人的一项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大众话语中,所谓“虎”,是指被查处的副部级以上官员。

这三年间,东南西北中,31个省区市,“打虎”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过去,曾有许多“打虎”的规律,如今早被一一击破。十八大以来的“打虎”,从来不挑时间、不选地点、不设禁区,“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比如时间,仇和与徐建一,都是在全国两会闭幕当日即被查;苏树林则是在国庆长假最后一天被调查。说到地点,公开报道中,落马贪官在会场、家里或办公室被带走的比比皆是,例如蒋洁敏即是被从家中带走。说到禁区,此前诸多传言,如“退休就是平安着陆”等,早已被实际案例所反驳。

除了地区全覆盖,还有领域全覆盖。在这些“老虎”中,十八大后的体育系统“首虎”、法院系统“首虎”、环保系统“首虎”、证监系统“首虎”、民航系统“首虎”……只要有“老虎”,没有哪个领域会成为例外。

决心处处彰显。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央纪委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一次性确认开除10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党籍。

除了“打虎”,还有“拍蝇”。

据中纪委官网统计,仅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20日期间,全国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就有80516起,共查处人数达91550人。此前,本报曾总结中纪委通报的时间规律“周一拍‘苍蝇’,周末打‘老虎’”,事实上,对于“拍蝇”问题的持续曝光,早已成为中纪委官网最为人们所熟悉的特色之一。无论是每月常规通报,还是在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开通的曝光专区,自从开始“指名道姓”进行通报,中纪委始终未减小力度。

2015年7月,中央纪委更在其官网首次集中通报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之后以每月至少一次的密度进行集中通报。全年共通报问题979起,点名道姓通报1355人,其中527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猎狐”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决心。

过去三年里,“天网”行动布下天罗地网,“百名红通”集中公开曝光。2015年“百名红通”18人到案,2016年1月1日,“百名红通”10号嫌犯裴键强作为第19名到案人员被抓获回国,但这仅是2015年以来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成果的一部分。截至2015年11月底,国际追逃追赃工作追回863人,其中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196人。

腐败得到强力遏制的背后,是越来越高效的纪律审查。据中纪委官网统计,2014年至2015年,以每半年作为一个时间段,从接受组织调查到发布纪律处分通报,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253天、183天、119天、78天。从单个官员看,2014年被立案调查时间最长者达428天;2015年整体缩减,最短者只有59天。中纪委网站认为,调查时间递减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央纪委纪律审查理念的转变:纪律审查要改变以往贪大求全的模式,注重综合效果。

随着反腐败的持续推进,人们发现,在总结出的许多“反腐规律”背后,真正让人感到振奋的,是一些不会变化的“反腐铁律”。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认为,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的最新讲话,提到“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这就是本届中央对于反腐败的坚决态度。

在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吴建雄看来,自十八大以来的强力反腐,至少有三方面特征。一是体现了执政党的责任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二是体现了共产党人真挚为民的情怀,反腐败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三是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说得很清楚,惩治腐败这一手必须紧抓不放、利剑高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中纪委   基层腐败   大众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