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势 ”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习近平以更宽的视野在更大的范围内求解中国经济的发展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轨迹看,大国的崛起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充分认识和把握当前世界发展的基本形势,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既需要大智慧、大战略,也需要处理好每一件具体的事情。
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善于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内大势”,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编制“十三五”规划到各地调研,在与地方领导同志座谈时指出,目前的“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上述一系列重要判断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回顾过去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轨迹,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同时,积极参与新形势下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全面阐述了其新时期对外开放的理念、主张以及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
2013年9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中讲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013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强调:“我们将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5年3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指出,“新时期的开放是全面开放、深度开放,是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是对内、对外同步双向的开放……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方。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要打开大门搞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更加自由便捷地流动。各国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经济,实现共商、共建、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