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社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习近平同志一直高度重视标准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从社会领域各个方面对实施标准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对基本公共服务,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指出,“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均等化实际就是标准化,要求在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行统一的标准。对食品药品,2015年5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33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对制定《核安全法》,2014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着重指出,“要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对军队装备建设,2014 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军装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体系建设思想,统筹各军兵种装备发展,统筹各类装备发展,加强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装备体系结构,在填补体系空白、补齐短板弱项上下功夫,以网络信息体系为抓手,推动我军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些要求明确具体,穴位点的准,针对性强,对加强基本公共服务、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装备建设等管理和治理,十分重要。
把标准化作为自主创新内在要求。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同志不仅十分重视自主创新,而且对自主创新的内在机理和关键环节想的深、看的透、摸的准、要求高。他十分强调推动自主创新要与自主品牌、知识产权和标准化相结合,并把这三者称之为自主创新的三大战略。2006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上提出,“要坚持把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战略结合起来,推动品牌大省建设”。他强调指出,“要切实抓好商标、质量、标准、管理等品牌基础工作”,“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大力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同年12月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含金量,大力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 由此看,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标准国际化,这四组递进要求,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自主创新内在机理的高度认识,也是对标准化工作的具体要求。实现这“四化”标准,特别是实现“标准国际化”,应成为浙江乃至全国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高标准从严治党。习近平同志的标准化思想十分开阔,尤其对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创造性地提出很多标准化理论和要求。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八项规定就是八项标准,开启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风。2013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14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 2014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这虽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言,确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因为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尤其是生产制造领域,更应奉为经典,奉为圭臬。同时,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立规矩,多次强调,“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等。实际上,规矩就是标准,就是准则,就是制度。立规矩就是要求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都要按党章党纪、法律法规办事,规矩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