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论坛特稿 > 正文

曹淑敏:推进“互联网+” 加快经济提质增效升级(4)

核心提示: “互联网+”是我国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发展新动力、建立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抓手。新常态下,充分发挥互联网大国优势,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业态、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推进“互联网+”需把握好四大关系

“互联网+”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创新与传统交织、突破与保守博弈、阻力与动力消长。发展格局在潜移默化中调整,行业管理边界趋向模糊,会衍生众多新问题,需要把握好以下四方面关系。

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互联网+”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化机制调动企业积极性,转变市场发展方式,突出市场需求对技术、产品、模式、业态创新的导向作用,增强内生动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妥善处理创新与监管的关系,提升融合性业务的协同监管水平。以更加包容的态度、更加宽松的环境,激励全社会的创业创新。对事关产业全局的战略性、方向性问题,政府要加强引导扶持,避免碎片化、失去自主创新的发展。

二是线下与线上的关系。互联网在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上具有显著的优势,“互联网+”的重心在被加产业,重点在融合创新,离开实体经济的支撑,“互联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工业经济大而不强,要协同好“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自身升级的关系,要认清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企业之间的差异性,积极探索适应自身融合发展的路径。高度重视线下线上平衡发展与深度融合,以线上模式创新聚合需求,提升实体经济质量和品牌,夯实基础,迈向中高端;以实体经济网络化转型为契机,改造传统产业,为互联网企业开辟发展新方向。

三是国内和国际的关系。互联网是新时期连通世界的重要纽带,实施“互联网+”要着眼全球化发展。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实现国际、国内市场的协同利用,鼓励国内企业复制国内融合应用成功经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扩大我国产品、技术、装备、服务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提升全球影响力。在全球化视野中促进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利用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积极发起或参与全球互联网经济规则、融合性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高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四是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二者应协调一致、齐头并进。新形势下,要加快提升我国互联网技术产业、网络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打造泛在连接、高速传送、海量存储、高效安全的网络环境,夯实“互联网+”基础,努力建设网络强国。同时,跟踪研究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互联网金融等涉及关键基础设施或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应用可能带来新的安全问题,完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各类服务平台和数据管理,保障产业融合安全。

(作者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

【参考文献】

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2015年3月16日。

责编/高骊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译晟]
标签: 升级   互联网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