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改革要善用利益驱动杠杆(2)

从取信于民做起

核心提示: 今年说到改革,大家的底气更足了,愿景更强了,建言献策更多了。这一气象,正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给全国上下带来的习习新风

将改革红利又好又多地释放出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贯穿于政府工作报告全篇的一个主旨,我感觉就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红利又好又多地释放出来。要做好这篇大文章,头绪很多。我以为,关键在于稳妥、科学、辩证地处理好四个关系。

第一,改革与利益的关系。改革与利益,关系实在是太紧密了。这对关系是客观存在,只能正视,不可回避。改革30多年来,每前进一步,都牵扯到利益格局的调整。就当前而言,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又要充分运用利益驱动这个杠杆。要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改革,彰显其主体地位,发挥其聪明才智,就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物质利益。换言之,改革要触碰哪些既得利益,要调整哪些利益结构,要让哪些人得实惠,如何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取向,这些都要具体地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政策之中。试想,如果当年没有邓小平的富民惠农政策,能有改革大潮从农村掀起的局面吗?今非昔比,但道理是相通的。唯有如此,才能动员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千军万马,打一场持续十年以上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仗。

第二,改革与预期的关系。改革与发展,都需要有明确的预期。没有预期,就没有目标,没有希望,就会“军心不稳”。去年经济工作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在关键时刻稳住了社会预期,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激发出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因此,政府工作报告把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确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从各方面看,都是充分兼顾了需要和可能,制定的合理发展预期。由此说明一个道理,改革不能“许空愿”,决不能把人们的胃口调得过高,尤其在改革发展目标和民生问题上更是如此;同时,改革也不能没有美好的愿景,这个愿景一定要有挑战性,必须付出艰辛努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动员各方力量,最大限度形成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动力。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马静]
标签: 杠杆   利益   驱动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