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有的同志可能会说,这样做是不是不作为了,只要站住不动就行了?那不行,你要不动,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停在那里晃两圈儿,没准儿就摔下来了。所以还得动,要稳中求进。”李克强形象地诠释中央政府的政策选择。
路透社曾就此作出评论:中国新领导人愿意为长远利益而忍受一时之痛。在一个30年两位数经济增长已造就“增长重于一切”的国家,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
《金融时报》中文网评论称,作为“经济总管”的李克强总理,显示出对市场经济的深刻理解,“不搞刺激”、“保持定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等言论,表现出他对推动政府自我革命的强大决心。
通过观察去年第三季度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不难发现一系列以结构调整为核心目标的新政陆续出台:
7月12日,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7月24日,决定进一步公平税负,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研究确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
8月16日,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措施。
8月28日,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
对于李克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实验,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评论称:“这种肯定市场作用、为中小规模企业增加机会、重新分配资本和改善消费与投资平衡的改革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深入的。在世界经济正处于低迷的时候,这种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对世界经济都更为重要。”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这届政府把长远考虑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一位经济分析师如此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