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政策解读 > 正文

新一届领导人外交战略七个关键词

核心提示: 习近平确实有一种全球性的视野,坚持发展的中心,真正地积极进取,而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平衡。习近平、李克强是1949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第一代领导人,如果从逻辑上分析,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历史包袱比较少,倾向于向前看,立足未来考虑,对于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机会想得更多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登上政治舞台,他们的外交战略呈现出新风格、新特点,也面对着新趋势、新挑战。我想用七个主题词来归纳总结2013年的中国外交新貌。

关键词一:发展的中心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提出收入倍增计划和中国梦,这个可以解读为:让普通人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将会有更好的前景。2020年收入倍增计划的实际效应,首先是让老百姓享受改革发展的惠泽,对于生活相对艰难、工作比较劳累的中国大众来说,这是一个倍受鼓舞的消息。中国梦则是在表达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在这一代人可能实现。这些提法真切而抓人,体现以发展为中心,也反映出这一代领导人的雄心壮志。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国内的发展与国际的发展往往是对接的。国内发展要打造一个升级版,外交上其实也在酝酿一个升级版。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国内的升级版是要转型升级,把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科技含量较低的结构调整过来,更加具备先进、现代、发达的特点。那么外交上也是如此。

关键词二:积极进取

现在的外交具有与之前不同的一些特点:首先,它是比较进取型的外交。此前中国虽然处于经济快速成长期,但更多还是韬光养晦,在政治上不发声,与之不同,当下的种种外交战略更加强调进取,显示出比较大的雄心。其次,它有一种全球性的视野。从新领导人上任以后,出访4次,足迹遍布亚、非、拉美、欧和北美五大洲,涵盖了大国、周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外交战略布局初现。且若与过去对比分析,不管是访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还是参加有关多边机制的互动,都显得更加活跃。

习近平确实有一种全球性的视野,坚持发展的中心,真正地积极进取,而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平衡。我往往会强调,习近平、李克强是1949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第一代领导人,如果从逻辑上分析,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历史包袱比较少,倾向于向前看,立足未来考虑,对于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机会想得更多。相形之下,以往则较难摆脱历史遗留的痕迹。就如新中国成立早期的毛泽东时代,肩负着使中华民族站立起来,要生存、要革命、改造旧体制的责任;邓小平时代,更多是作为一个比较下位的中国,向一个比较高位的世界去靠拢、去融入。现在不复是这样的情形,当今的领导人接手的是一个GDP排名全球第二位的大国,手中的底牌比较硬,心中的底气也更充足,在全球各个舞台上受到强烈的瞩目,中国发声的可能性也愈发增加。

这种全球的视野、全球的布局十分关键。虽然在我看来,中国目前还不能说是一个完全的全球强国,也不能说已经具备了完整、全方位的全球力量,但就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外交战略来说,全球的兴趣、全球的利益、全球的视野已具雏形。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马静]
标签: 领导人   外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