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论坛特稿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的清新文风:求短、求实、求新(2)

在海南调研时,一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将“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生动质朴地表达……

对大事举重若轻,是战略自信。实在、直截的语言,背后是思路的清晰与态度的务实。

“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习近平的话语,表达出对腐败现象的“零容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老虎’、‘苍蝇’一起打”,则体现出重典治乱的思路。

谈改革开放这“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习近平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全党全社会奠定崇尚实干的基调;对党内干部,他则劝勉:“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

为改进党的作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上,习近平用“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和“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白描党内一些干部不端的工作态度;到河北指导省委民主生活会时,他又直截了当告诫当地班子,“(我)可不是来听你们讲莺歌燕舞的”,让河北省委领导干部记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而在外交舞台上,习近平的“话风”也让世界耳目一新。

在刚果共和国议会演讲,他提到,“我想起一位非洲诗人的诗句:‘向前走,非洲,让我们听到你歌声中胜利的节奏!’”;在墨西哥,他说自己是个“足球迷”,并用中国和墨西哥的跳水队合作为引子,道出中墨未来合作的前景;在博鳌论坛,他用“阳光和空气”比喻和平,表达和平“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的重要性;在俄罗斯,他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言,比喻历史和现实的曲折前进,又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的“鞋子论”,阐述国情与道路的关系;在坦桑尼亚,他谈起在当地热播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表达对中非交流与友谊的期待……

在外媒看来,习近平的讲话“套话少、比喻多,道理少、个人理解多,‘大论’少、小故事多”,是“在对外交流中追求个性化的努力”,体现了他本人的“务实与个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文章和演说也是一样。”习近平的“文风”,与72年前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的讲话精神一脉相承。

习近平提倡短文、短话,但“并不是说凡是长文就一定不好”。他认为,有些重要的内容,有些深刻的道理,该强调的还是要强调。总的原则是,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倡导短风,狠刹长风。正如,“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
标签: 总书记   清新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