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刘砚青
10年来,我们既采访过小贩,也接触过城管;既走入过监狱,也了解过法官。10年来,我们曾到医院记录医生们忙碌的工作,也曾进入精神病院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握着手聊天。10年来,我们一边陪着居委会大妈穿梭在小区里巡逻,一边在临终关怀病房听绝症老人讲述自己年轻时的种种经历。
说实话,做记者这些年,心里也曾觉得太苦太累,特别是当昔日同学纷纷成为行业精英与企业高管接受自己采访的时候,也会暗自计较一番收入差距后扼腕叹息。
2012年冬天,因为交上去的稿子被编辑批评,带着一身的负能量去采访一位在社区工作了10年的居委会主任杨国霞。在两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杨国霞接了不下10个电话,有下水道堵了找人维修的、有希望她帮忙找小时工的、有说因为自家装修第二天要停水希望居委会帮忙通知的。
我问她:“每天都面临这样的琐事会不会觉得厌烦?”杨国霞笑笑说:“生活本来不就是鸡毛蒜皮嘛。”我又问:“有没有人对你发过脾气?有过抱怨和误会?”杨国霞想了半天,摇摇头:“这好像从来没有过。大家都特别理解我们的工作,对我们很好。经常有人出去旅行回来还给我们买小纪念品呢。”
月收入只有3000多块钱的杨国霞告诉我,她之所以会选择在居委会工作,就是因为她喜欢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每天感受着浓浓的人情味儿。
有时候很怕自己像诗人纪伯伦说的那样,“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而每当我坐在这些最普通的老百姓身边,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我就会打心眼里感激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身份,我才能有幸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机会静心聆听这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在记录他们喜怒哀乐的同时,他们也在用自己的经历教会我们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