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期以来对计生干部的“妖魔化”印象,尽管是民主选举出来的,老百姓对陈红玲的身份还是有所戒备。去村民家里通知参加免费新婚培训、孕前健康检查之类的事情时,陈红玲都笑脸相对,先拉家常再耐心解释,告诉他们这是国家为老百姓办好事,为了健康生育下一代。
时间一长,村民冷脸少了、笑容多了,丈夫也不再阻拦。“大家都说,我干的不是啥坏事。”陈红玲说,丈夫是货车司机,几次跟她商量买一台车自己跑运输,但她觉得计生工作离不开,丈夫最终选择了支持她。
“愿多干几个15年”
“红玲干这么多年,上边精神吃透了,下边能跟老百姓沟通,结扎的上环的,全靠她解释,没少跑腿做工作。”陈庄乡计生办技术所所长葛亚萍说,多年来后研岗村计生工作进展顺利,全凭陈红玲配合得力。
作为最基层的工作人员,陈红玲对国家的计生政策记得清楚、讲得明白,她随口列出自己的工作职责“四清五及时”:避孕节育落实情况清、生育状况清、生殖保健情况清、流动人口底子清,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及时、随访及时、台账调整及时、避孕药具发放及时、生殖健康服务及时。
陈红玲说,一年到头都是按这个来的,没啥惊天动地,都是琐碎的小事。谁家娶新媳妇了,谁家生孩子了,村里有几个独生子女户,她都记在笔记本上,按时按点上门提供对应的服务。
村民张霞夫妇提起陈红玲就充满感激。今年3月有一次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检查,张霞因为家里忙不想去,陈红玲反复讲解检查的重要性,终于将她劝服。就在那次,张霞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后来陈红玲陪她去县医院进一步检查,并做了手术。
“要不是红玲,俺家媳妇可要受大罪了。”“俺去乡里办手续不知道找谁,她就替俺办。”听到村民的赞赏,陈红玲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老百姓这么信任你,咋能不好好干?”因为经常往乡里跑,她学会了骑摩托车,虽然刚入冬,但脸已经冻出了一块块青紫。家人朋友都心疼,她自己却不在乎:“早就习惯了”。
除了日常的计生工作,陈红玲忙的许多事情令不了解内情的人吃惊。独生子女户吕发言家庭底子薄,按村里人的说法,“三间破瓦房,吃没吃的,穿没穿的”,也不愿出去打工。2011年,陈红玲按照为计生家庭提供致富技术、激发计生户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奖扶政策,帮他申请到10万元小额贷款。
吕发言连连感叹:“竟真有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在陈红玲出谋划策下,他承包了30亩地种烟叶,连续三年大丰收,不仅还清了多年欠债,还在县城买下一套房子。如今,吕发言一看到陈红玲,就热络地要拉她吃饭。
不过,尽管人们越来越多体会到计生带来的好处,但抵触心态并没完全消失,尤其是有政策外生育的家庭。2012年,吕春龙夫妇在头胎是男孩的情况下,又生了一个孩子,按要求应征收社会抚养费。陈红玲去了几次,对方都不开门,后来干脆又骂又撵。
“咋不委屈啊?”陈红玲提起这些事也一肚子苦水,“但既然干这份工作,人家态度再差也得耐着性子讲。”她聊家常、拉关系、讲政策,最终让对方明白自己确实违反政策了,如果通过法院执行损失会更大,不如主动交费。
品味15年来的酸甜苦辣,陈红玲觉得自己还像刚上任时一样有干劲儿。由于她的工作,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计生政策带来的实惠,农村妇女的生育和生活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孕妇和胎儿健康有了保障,计生户的生产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随着国家计生政策的转型调整,惠民措施会越来越多。我的责任就是把这些落到实处,让老百姓切实体会到好处。”陈红玲说,只要村民认可,她还想多干几个15年。□(双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