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法治论坛 > 正文

科技支撑提质增效新时代社会治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13个显著优势,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工作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实践指南。

如何认识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全会公报中的新表述、新部署与新要求?如何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国家治理》周刊邀请权威专家学者进行解读。

科技支撑提质增效新时代社会治理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邹东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关于社会治理体系部分的内容,较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有进一步创新的提法,“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从“科技支撑”角度而言,公报更加明确和凸显了新时代社会治理智能化和社会治理安全技防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是科技支撑有助于增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执行力。在新时期的发展中,科技支撑已是增强新时代社会治理执行力的基础性力量和重要抓手:有助于明晰社会治理的执行目标,有助于转变社会治理的执行思维,有助于丰富社会治理的执行手段。

二是科技支撑有助于提升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治理效能。科技支撑不单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革新,同时强调技术在融入社会治理层面之后所产生的正向效益。未来的社会治理是面向科技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既需要科技驱动下社会治理系统性、法治性、综合性的实现,也需从源头上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知微见著、防微杜渐。

三是科技支撑有助于维护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安全稳定。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的安全稳定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任务,而治理现代化需要科技支撑的力量。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社区、城乡作为社会的基础单元,是社会矛盾的聚集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科技对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应对社会风险的作用可从信访维稳、环境治理、公共安全等几个维度进行具体解析。

[责任编辑:王爽]
标签: 四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