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时政速递 > 正文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普洱新篇章(2)

绿色是普洱的自然本色、生命底色、发展特色,是普洱最大资源禀赋。厚植绿色根基,传承绿色文化,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绿色社会,打造绿色品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既是普洱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打造绿色发展的普洱样本,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具体行动。绿色普洱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为人类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是普洱义不容辞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光辉指引下,我们认真审视普洱应该是什么样的、普洱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等事关普洱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明确方向、突出重点,推动普洱深度融入国家和云南发展大局。在发展理念上,作出了“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护是第一政绩,要绿色、生态、惠民的GDP,不要带血、污染、低效益的GDP。在发展定位上,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使普洱这个“小齿轮”紧紧咬住国家和省战略这个“大齿轮”高速旋转,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打造国际次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路径上,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座宝山”一起建、百姓富和生态美“两个成果”一起收,用好生态优势、做好生态文章、发展生态经济、壮大生态财政、改善生态民生。在发展平台上,争取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孟连(勐阿)边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发展重点上,推动绿色普洱、通畅普洱、文化普洱、品牌普洱、幸福普洱、效率普洱“六个普洱”建设,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生物、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基地,构建面向东南亚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打响“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把普洱打造成为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绿色胜地。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如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重要论断变成普洱的生动实践,是对我们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大考验,也是检验普洱各族干部群众“四个意识”强不强、政治上坚定不坚定,是否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重要标尺。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普洱4.5万平方公里大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沃土壤,普洱各族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践行者。

我们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率先在全国探索推行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实施绿色经济考评体系和绿色经济考评办法,用制度把“绿水青山”量化为“金山银山”。在全省首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绿色检察”制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给干部戴上绿色发展的“紧箍咒”。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厚植生态文明根基,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2016年创建生态文明标杆城市、2017年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2018年“中国天然氧吧”“中国康养城市”等桂冠,我本人也代表普洱被评为2016年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为有效保护澜沧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这一人类自然文化遗产,通过人大立法禁止开采景迈山下储量达22亿吨的铁矿,全力推动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我们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着力构建大健康产业体系。按照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两型三化”思路,聚焦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统筹”,在抓标准、抓品牌、抓融资、抓庄园、抓整合、抓“互联网+”上狠下功夫,建成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绿色产业基地,全市茶园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一位,咖啡面积和产量居云南省之首、占全国的一半,特色农产品获有机认证企业数、证书数均居全省第一;搭建了一批产业聚集、招商引资、投融资、开放合作平台,率先在全省搭建市级电子商务平台,建成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3个,“互联网+”成为普洱走向世界的新“茶马古道”;打造了一批大健康产业品牌,成功推出了一批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的“四有四可”名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在2018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普洱茶品牌价值荣膺榜首。向广大消费者兑现了“普洱的空气带不走,但绿色有机、健康养生产品可以带走”的承诺。

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在“澜湄合作”框架下,倡议各方共同构建生态带、产业带、交通带。我们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生产力,在发挥生态优势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实施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启动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森林经营增汇减排试点项目,让山区群众不砍树也能致富。加快构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在建和通车高速公路里程1012公里,总投资1090亿元,途经普洱的泛亚铁路中线将于2022年建成,“三个支线机场、五个通用机场”的航空网正在加快构建,打造面向东南亚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即将变成现实,普洱交通落后的历史将彻底改写。

好生态换来好生活,好环境支撑好发展。绿色生态成为普洱最耀眼的品牌和最大亮点、卖点、营销点。“十二五”全市GDP年均增长12.3%,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绿色GDP占比达94%,2016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达5028.1亿元。尤为值得自豪的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市贫困人口减少38万多人,贫困发生率从30.4%下降到14.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近一倍,宁洱县成为云南省首批脱贫摘帽县,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生计兼顾、增收与增绿协调、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统一的绿色发展新路子,有力验证了习近平生态文明伟大思想的真理光芒,为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实现生态保护与绿色崛起双赢提供了范例。

普洱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发展的成功探索实践,得到了国家层面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云南日报等主流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报道,更加坚定了我们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普洱大地深深扎根的信心和决心。

绿色是普洱的一张靓丽名片,让她更好地绿起来,并且永远绿下去,是我们肩负的一份沉甸甸责任。下一步,我们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居之城、健康养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把普洱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示范城市、祖国西南边疆的绿色明珠”的新发展定位,做实做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普洱新篇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普洱新的更大贡献。

各位嘉宾,朋友们!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潮流所向。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走向复兴的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必将共同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绿色崛起的普洱必定会像许嘉璐先生所预言的那样:“在中国和世界迂回、曲折前进的道路上,普洱自身的未来不可限量,不可限量;普洱为世界所作出的贡献必然多多,必然多多。普洱值得期待!值得期待!”

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谢谢!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韩冰曦]
标签: 习近平   普洱   新篇章   中国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