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许嘉璐副委员长、陈元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在秋高气爽的美好时节,我们在首都——北京,与人民日报社、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举办“首届普洱(国际)生态文明暨第四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向大家汇报、向世人展示普洱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普洱力量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此,我代表普洱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各族人民,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所有关心支持普洱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相互依存、命运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我们所处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人类胸怀,顺应当今世界潮流,准确把握历史大势,提出了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指明了正确方向。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也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人类在创造和享受工业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灾害频发等苦果。这些,都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应对生态危机、环境危机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建设绿色家园成为人类共同梦想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类文明发展大趋势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贡献,也为普洱这样地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生态优越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就如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增添了强大动力。
普洱位于祖国西南边疆,连着越南、老挝、缅甸三个国家,处在国家“一带一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多个重大战略交汇点上。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对云南“三个定位”在普洱落地生根,以全绿的普洱展示国门形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贡献,是普洱263万人民的光荣使命和必须写好的时代答卷。
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是普洱的亮丽名片。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普洱是全球北回归线上保存最完好的绿洲,森林覆盖率高达70%,全中国有三分之二的高等物种在此生息相依,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达7430亿元,居云南省第一,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100%,中心城区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达每立方厘米近2万个,有的地区高达3万多个,是养生养老的天堂、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圣地,普洱被联合国环境署专家赞誉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
绿色生态是大自然对普洱的恩赐,更是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14个世居民族、26个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在普洱,保护生态环境有历史、有传统、有血脉,许多少数民族把大自然当作他们的衣食父母、财富之源,划出神山、神树,立起护林碑、种树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然,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保护生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朴发展观世代薪火相传,积淀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的丰富生态智慧,成为今天我们弘扬绿色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