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习总书记嘱上海治城用绣花功夫,小巷总理应声“绣”
今年有个流行词——“绣花功夫”,不是指苏绣、湘绣或是粤绣,而是指城市管理。
“绣花功夫”一词热从何来?源自习近平总书记寄予上海代表团的一席话。习近平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说,上海要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上海发展的大问题。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精细化管理,必须适应城市发展。要持续用力、不断深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城市管理如何练好“绣花功夫”?7月28日,大江东工作室的东姐东妹分头探访三个居民区,跟踪居委干部一天,听弄堂里的“绣花人”谈“绣花”心得。
静安区洛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蓓——
“搭起有温度的自治平台”
7月28日,上海,早上8:30。许多人还在上班早高峰路上突围,黄蓓和她的同伴们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
黄蓓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洛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6年前从企业“跳槽”到社区,她早已习惯和居民区一起苏醒的节奏。
9:00不到,有居民送来清理好的利乐包装盒、塑料袋等回收垃圾,“明天就是社区一月一次的‘绿伙伴’活动,来送废旧包装、电子废弃物的居民会更多,特别热闹。”黄蓓说。
洛善社区居委环保回收利乐包装、塑料袋。屠知力摄
整理好环保回收站,黄蓓穿过小区绿地,去看位于居民区西门的“悠悠农场”,“天天37、8度高温,不知居民们种的瓜果植物怎么样了”。
“悠悠农场”位于居民区西门一幢绿色小楼的屋顶,不到20平米的“小农场”,种植了番茄、花、多肉植物,有雨水自动灌溉系统、太阳能发电装置。
悠和家园小区去年开始“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居委会众筹了资金,引进公益组织和专业设计团队,改造垃圾厢房,干湿垃圾分类,小区卫生死角变身“悠和绿站”。厢房顶上建起“悠悠农场”,少量厨余垃圾,交给小区花友会培育堆肥,形成“绿色循环”。
洛善社区“悠悠农场”。屠知力摄
算算小区里各类项目,仅今年新开展的就有17个,“这么多项目要管理,忙不忙?”
“忙啊!不过,许多活动都是居民自主管理,我们忙的是给他们搭建个好平台。”
洛善居民区里年轻白领多,对社区治理有想法,没参与热情。黄蓓想,年轻人既然爱上网,不如将居委会延伸到网上,建立“网上居委会”平台,居民有想法可以到网上吐吐槽,有什么需要解决到问题,网上提出来,大家公开讨论,居委会也及时了解情况,帮助大家排忧解难。有些问题超出了居委会能力范围,怎么办?黄蓓有另外的“法宝”——约请制度。
洛善小区自治地图。资料图片。
2014年年初,上海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市委“一号课题”,为增强基层活力,将行政管理力量和社会资源聚焦到基层,给基层更多自治权。一些街道开始试点“约请制度”,由居委会直接约请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居民区实际问题。
2015年8月天津港爆炸事件发生后第三天。“网上居委会”平台有帖子反映,小区旁边的加油站存在安全隐患,小区是建在一个火药桶上。黄蓓根据相关程序,约请规土局、消防局、工商部门以及加油站所属企业,和居民面对面,将问题一一摊开,逐条过关,企业组织居民参观加油站,将安全设施、举措一一公示,并增加了安全防护措施,最终,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加油站也和居民区结成了共建关系。
“搭建一个有温度的平台,吸引居民走进社区,只有走出来了,才能相互牵手,共建温暖的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