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网络“水军”的小时代

shuijun

网络“水军”的小时代   毛亚楠 陈录宁 崔洁 雒呈瑞

“水军”是网络时代特有的产物,“水军”们执行任务的武器是电脑和键盘,他们既可以昧着良心为一部作品叫好,也可以瞬间掉转枪头进行抹黑。“水军”始终游走于法律边缘,他们的部分行为可能涉及违法甚至犯罪,另一方面,因为其“见不得光”的工作性质,其自身的权益保障亦是堪忧。

“水军”的层级并不复杂,主要由两类人组成,管理者(网络公关公司或者工作室)和普通“水军”。通常的程序是,普通“水军”从管理者那里接到“任务单”,领取任务,当日完成当日结算。“水军”们“术业有专攻”,有写评论的,有专门发帖回帖的,有给商户刷单的,各司其职。知乎大V老邪(化名)告诉我们,“水军”行业里承担普通帖子的发布及回复的这一层级“水军”是“水军”行业最中坚的力量,人员以大学生居多。

“养号”与“刷单”

刚入伙的时候,“水军”要注册账号、“养”账号。所谓“养”,就是要将这些在不同论坛注册的成百上千个账号,都假扮成像真实的网民在使用一样。没有经过“养”的账号发帖是很容易被删除的,而且也不具备全部的发帖权限。“养”好的账号中,最高一级的账号还有不少的粉丝,在某个论坛或微信群里有一定的发言权,这种账号甚至可以拿来交易,由此又衍生出买卖账号的利益链,好的账号标价从数十元到数千元都有。

随着各大网站、论坛对“水军”的防范越来越严,账号的注册和“养”变得越来越难。

有水军透露,“过去的论坛是很开放、很简单的,有一种编程好的软件叫邮箱注册器,几分钟就能帮你注册100个邮箱,再拿着这些邮箱就能注册出100个账号。但后来‘水军’泛滥,邮箱注册器被技术拦截了,只能手动注册。一些大的论坛在注册账号的时候还要手机验证,这就必须找‘下线’帮忙,效率低太多了。”

目前正在青岛上大学的从薇(化名),大二时经同学介绍做过一段时间淘宝刷单。

第一步,要“货比三家”。即在淘宝搜关键字,随意点开几个,最后再找到要刷单那家的商品。“每个页面一定要看上那么5到10分钟”,才算“货比三家”。

第二步,要用“旺旺”与商家进行聊天,聊的内容一定不能提“刷单”字眼。

第三步,拍下付款,再过几天就可以“确认收货”了。从薇告诉我们,有真发货的,也有假发货的。真发货的话,商家会给刷单人寄一些空包裹或放些承重且没价值的东西。

第一次刷单,从薇用了半个多小时才完成了所有流程,连续刷了3天,总共才挣了30元不到。从薇入会时交了99元押金,要刷够300元,押金才会归还。但是从薇刷到70元的时候,就实在刷不下去了,于是押金也不要了,就赔钱结束了自己的刷单经历。

“利润低、繁琐、毫无技术含量,再加上如今网民都不傻,各行各业对基层‘水军’的兴趣越来越少,这样的工作本身就赚不了什么大钱,赚点零用钱倒是可以的。”老邪告诉我们。

操控舆论的网络推手

老邪曾长期合作过三支专业“水军”团队,他介绍说:“这个行业中上层的策划师们,他们才是混淆和左右网络舆论视听的大脑智囊,业内人称‘网络推手’,他们会有针对性地细致分析每一条与目标品牌有关的新闻,从中抓取可供炒作的良性成分或者是黑点。他们了解网络舆论导向的一切因果规律,并能够熟练运用。有的人甚至精通心理学、擅长极具煽动性的表现策略,对相关法律法规都有了解。”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算是一个暴利的行业。”老邪回忆,他合作过的“水军”团队最顶峰的时候,月收入30万元左右,有时还能接到100万元到200万元左右的大单,“某个国内女子组合的公关团队跟我们谈一个周期性的单子,运作半年,合同费用170万元。”

老邪还透露,除了接单,巧妙地制造舆论也是“水军”为自己盈利的一种方式。比如有些明星不找“水军”来宣传自己,“水军”团队就与该明星的竞争对手合作,制造一些负面舆论,对该明星进行抹黑。待负面舆论爆发,这位明星的公关团队自然会主动上门。

与“水军”团队合作的经历让老邪看到了人性更多的层面:那些一团和气的明星们、企业间因利益需求利用“水军”暗中“互撕”,都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人心能坏到何种程度?有时,即使客户提供给我的事件和资料都是真实的,让我传播出去,我仍然感到难以接受,因为它们背后丑陋的逻辑。”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