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政策解读 > 正文

海上丝路 共享蓝色空间(2)

推动建立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智慧创新

共筑安全保障之路。中国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希望与沿线各国加强在海洋公共服务、海上航行安全、海上联合搜救、海洋防灾减灾和海上执法合作等领域的合作,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成果构筑安全防线。中国倡议发起海上丝绸之路海洋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计划,完善海洋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海洋公共产品质量,共同维护海上安全。

共建智慧创新之路。中国政府倡导创新驱动发展,将加强与沿线国在海洋科技、智慧海洋等领域的合作,联合打造一批海洋科技合作园、海洋联合研究中心和海洋公共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共谋合作治理之路。中国愿与沿线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和对话磋商,在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构建包容、共赢、和平、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蓝色伙伴关系。中国倡导建立海洋高层对话机制和蓝色经济合作机制,欢迎企业、社会机构、民间团体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共同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多措并举推进设想落地

作为中国政府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做好《设想》的宣介和方案细化工作,积极赢得沿线国的理解和支持,落实好已有的双边和多边协议,深化与沿线国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尊重其不同的发展利益和发展需求,量体裁衣,一国一策。

推进蓝色伙伴机制和能力建设。拟在今年下半年举办论坛活动,同时立足自身发展经验,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在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空间规划和园区设计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开展能力建设培训,努力促成一批各国认可的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合作项目并加快实施。

努力提供更多的海洋公共服务产品。强化与沿线国海洋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共同实施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综合管理,共担海洋环境和灾害风险防御的责任。实施好《南海及其周边海洋国际合作框架计划(2016—2020)》,积极推进南中国海海啸预警中心建设。

研究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国内沿海地方开展国际海洋合作的指导,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建设,支持福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打造沿海地方的蓝色经济增长点。

此外,为国内涉海企业参与国际海洋合作提供多方面金融支持。《设想》涉及的重点项目将被纳入国家海洋局会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制定的开发性金融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中,予以优先支持。同时,还将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战略合作,支持涉海企业通过买方信贷等融资手段,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21日 02 版)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