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干部应干在实处,提升“内功”
目前,一些干部干事创业现状与人民期望尚有差距,诸多怪相,难以尽数。刨根究底,一些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源性因素分析: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资强社弱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西方国家持续推进西化分化中国战略,想方设法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从内源性因素分析:一方面,一些干部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产生怀疑,理想信念开始动摇;一些干部未能正确认识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从而止步不前;一些干部丧失共产党员先进性,只谋名利,不谋民利;一些干部未能抵挡糖衣炮弹的攻击,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另一方面,因为反腐倡廉、从严治吏成为干部管理新常态,一些干部还不适应,以“为官不易”为借口消极对抗;责任追究机制日益健全,一些干部存在“不干不错,少干少错,多干多错”的思想误区,以“不作为,不担责”为处事原则;还有一些干部虽然想干事创业,却遭遇能力瓶颈,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宏观来看,干部干事创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我们已有很多有利条件:党和政府正在营造支持、鼓励、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外部环境;有关部门不断强化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除此之外,还特别重视干部培训,强化思想教育,着重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和实力;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重视解决后顾之忧,不让买官卖官者占便宜,不让干事创业者吃亏。
广大干部应干在实处,提升“内功”:第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干事创业,首先要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习近平提醒广大党员干部,“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既有老问题,又有新问题,还有新老问题的交织和叠加,甚至还有老问题的新形式、新表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干部集思广益、多方探索,但必须坚守一个底线:以人民利益为重。而这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应有之义。
第二,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走在前列是目标,是方向;干在实处是基础,是保证。老百姓不需要花架子,不需要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只希望看到干部们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为此,各级干部既要善于抓大事,又要善于干细事;既要有冲天干劲,又要能脚踏实地;真正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感到幸福,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人文效应。
第三,坚定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干部应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创业必须有我”的责任观、“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价值观、“策马扬鞭自奋蹄”的人生观;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享受干事创业的乐趣,迎接干事创业的挑战。迎难而上,稳中求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破浪前行!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国社科院访问学者)
【参考文献】
① 习近平:《谈三严三实》,新华网,2014年3月9日。
责编/高骊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