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从两会“热词”看2015中国反腐新期待(2)

热词三:“一坨一坨”

10日上午,王岐山参加山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山西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件,教训十分深刻,这个代价不能白付。山西的塌方式腐败曾经严重到何种程度?“它是一坨一坨的,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塌方”。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两会上对山西“系统性、塌方性”腐败的形象描述,“一坨一坨”成为热词,他透露的却是根治塌方式腐败的艰难考题。

以腐败官员为轴心,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敛财。从近年爆出的腐败案件看,“独狼式”案件越来越少,而“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人牵出一窝人的区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塌方式腐败越来越多。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当前系统性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共存,体制外和体制内挂钩,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同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共腐关系圈”。

建“王国”、搞“山头”、圈“地盘”,腐败官员形成纵横交错的帮派体系;他们拉帮结派、团团伙伙,沆瀣一气、党同伐异,哥们、兄弟、江湖义气高于组织制度,高于党性原则。领导干部身陷圈子,只会被权势遮蔽双眼,失掉清正廉洁的准则,沦为利益链条上的“提线木偶”,最终陷入“一端端一窝”家族式腐败和“一倒倒一片”塌方式腐败的泥淖。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击破圈子毒瘤必须约束权力彻底挖掉“圈子文化”生长的根基。当寻“圈子”的人碰了钉子,搞“圈子”的人没了路子,迷恋“圈子”的人落了套子,“圈子文化”才会消弭,规矩才能得到树立,社会风气才能得到好转。

热词四:“为官不为”

“为官不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两处提及。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部分党员干部中开始出现懒政、怠政、惰政等“为官不为”现象,“曝光为官不为、治理懒政怠政”成为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之一,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

调查发现,部分干部存在三种不良心态苗头:一是“混”的心态。有的干部礼不收了、饭不吃了、红包不收了,但该做的事也不做了,该协调的也不协调了,主动服务意识欠缺,以所谓表面“干净”掩盖实质“不为”;二是“怕”的情绪。有的干部认为改革有风险,干事难免犯错,不干事才不会违规,害怕主动作为“摊上事儿”,从而产生了畏惧心理,于是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三是“熬”的苗头。由于基层“天花板”现象严重、短期内提拔晋升无望,有的干部出现了“慢慢熬”的思想苗头,干脆做起“敲钟和尚”,坐等论资排辈。

如何治理“为官不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贯彻落实,创造性开展工作。代表委员提出,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治理“为官不为”的方式方法必须科学。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应该将惩处关口提前,从小处抓,往严处落。尽快落实公务员职级与职务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营造不让敢于担当者吃亏的良好氛围,既重约束又重激励,给锐意改革、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提供坚强后盾。

热词五:“铁帽子王”

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继去年“你懂的”之后又让一个词“火”了。谈到反腐,他说:“绝不封顶设限,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一经“亮相”,“铁帽子王”一词就迅速成为焦点,关注度也一路攀升。百度搜索指数显示,一天之内该词搜索量达到近17万次,引发会场内外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秦希燕说,“没有不被查处的‘铁帽子王’”彻底破除了一些人对反腐的观望心态:对于反腐败只是刮一阵风、摆摆姿态;反腐败反得人人自危、为官不为、影响经济发展;反腐败自曝家丑、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等这些“模糊认识“的顾虑彻底打破了。

“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湖南省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会长傅学俭说,中央的决心说明反腐败没有禁区、没有特区,也没有盲区。查处腐败,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