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政策解读 > 正文

区域化党建协同创新推进基层善治(2)

核心提示: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理念、方法和手段,探索构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作为浙江省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金华市金东区把区域化党建引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改善民生,实现基层社会公共服务全覆盖。各区域党委整合卫生服务站、基层文化站、社区服务中心等,组建区域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式服务,使农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避免了政府、社会服务资源的浪费,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重心下移,改变了长期以来政府在农村的公共服务被“边缘化”的问题,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调研组在琐园区域党群服务中心看到,大到征地拆迁、小到为孩子办理出生证明等,都能在这里得到快速解决。值得一提的是,辖区内农村空巢老人多、养老得不到保障一直是金东区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赤松山区域党委书记方锦华带着党员干部四处“化缘”,在山口冯村成立了首家养老服务中心,免费为周边75岁以上老人提供午、晚餐。这一做法很快得到了推广,截至目前,全区已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89家,保障了全区70%以上农村老人的基本养老需求。同时,区域党委通过调动各方力量,组织志愿服务者团队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定期到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成功探索,成为金东社会建设的一大亮点。

化解矛盾,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认同感。“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区域党委”,是区域党员干部作出的承诺。区域党委成立搭建起了共解难题和直面矛盾平台,每个区域党群服务中心都设有群众接待室、谈心室等,定期接待群众上访;针对一些调处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发动区域所有村干部、党员的力量,利用亲情、友情做好调处工作。钟头村和双门村在景区开发建设上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在征地拆迁问题上矛盾激化,一触即发。区域党委及时介入,通过个别交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法宣传政策、调解矛盾,最终实现了“双赢共进”的可喜成果。曹宅镇党委书记徐根生表示:“过去有的村党组织力量软弱涣散,办一件事各方扯皮顶牛,几年也办不好,镇里也很头痛。现在通过区域化党建,为这些矛盾的化解,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出路。”

区域化党建未来蓝图与发展方向

金东区的区域化党建创新工作立足实际,秉承了传统社区在新时期发展的规律,在加强党的基层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善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在区域化党建创新发展的进程中,通过打一场基层党建创新的“持久战”,进一步推进创新实践工作是金东区今后应不断努力的方向。

首先,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基层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立足于基层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基层。区域化党建只有从基层出发,得到群众认可才能保证创新实践的长久生命力。

其次,注重结合党章和法律法规,在现有区域化党建的基础上,给予区域党委更加准确的定位和属性,避免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保障其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再次,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民主协商议事机构等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同时,不断创新思路,寓领导、管理、民主于服务之中,探索以区域化党建提升党建服务水平与基层善治的长效机制,进而为推动基层善治提供机制保障。

最后,坚持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推进现代化既不是“照搬照抄”,也不是“否定传统”,区域化党建工作只有立足本土,结合乡村实际,“知金东,服务金东”,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乡村治理的实效。

(执笔:康培培 、周星亮 、韩冰曦)

责编/张虹   美编/李智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谭峰]
标签: 区域化党建   基层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