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论坛特稿 > 正文

新常态下中国邮政业新使命

核心提示: 邮政业与生产生活、老百姓的利益紧密相连。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号角响起的当下,不断与时俱进的邮政业又肩负起了新的使命。

【摘要】邮政业与生产生活、老百姓的利益紧密相连。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号角响起的当下,不断与时俱进的邮政业又肩负起了新的使命。邮政业要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力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社会公平的连通器。

【关键词】新常态  邮政业  新机遇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邮政业是国家基础性、公共性、服务性行业,与生产生活和老百姓的利益紧密相连。近年来,我国邮政业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速3.5倍左右的速度飞驰,成为中国经济的一抹亮色,服务业的一匹“黑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作用日益凸显。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号角响起的当下,不断与时俱进的邮政业又肩负起了新的使命。

新常态下肩负新使命

邮政业要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力军。新常态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邮政业近年来依靠体制改革、优化环境、简政放权、严格监管等“改革式刺激”,将红利最大限度地释放给了社会,便民惠民的作用不断扩大,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农民依托寄递渠道和邮政网点网购商品、采买农资、充值缴费、买车票,甚至像在城市一样看当天的报纸;在外务工人员依靠邮政最末梢的“触角”给留守的老人孩子汇兑生活费用、寄递包裹、互通消息;城市的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方便地买到来自乡下“沾着泥巴”的蔬菜水果,甚至来自太平洋的一条打捞不超过24小时的鱼……而在地震、洪水、台风等灾难面前,邮政从业人员的顽强坚守,更是配送救灾物资、传递社会爱心、保持信息畅通的重要保障。

邮政业要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创造财富易,创造影响难。可喜的是,如今的邮政业在直接服务经济社会的同时,产业联动效应也日益显现。快递服务的发展,丰富了物流内涵,降低了流通成本,支撑了电商网购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消费意义重大。2013年网购形成的1.85万亿元市场规模中,60%以上依靠邮政业的保障。而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邮政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应就越明显。以上海为例,2013年上海邮政业产值达400亿元,贡献了上海市1.8%的GDP和3.2%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时,依托航空、高铁、信息技术等行业的进步,邮政业不断提升运转效率,延伸服务链,开发冷链、专差等高端服务,加强对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科技研发产业、时间敏感型产业的支撑,参与并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邮政业要做促进社会公平的连通器。在深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融合互动的新趋势下,邮政业有着自己的角色和担当。一方面,通过持续完善偏远末梢的邮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补足空缺,优化不足。到“十二五”末全面完成8440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的补建任务,使人人平等公平用邮得到进一步保障;另一方面,凭借覆盖广的网络优势,搭上“交邮融合”的快车,借助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充分参与农村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流通配送,成为连接城乡和区域贸易的重要纽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村网民已达1.78亿人,农村网商数量也突破百万。与之对应的是,村邮站等邮政综合服务体系的服务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截至目前全国新建村邮站已达15万个。这种城乡“O2O”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落地平台,有助于真正打通城乡一体化瓶颈,有效改善东西部区域均衡度。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谭峰]
标签: 新常态   邮政业   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