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2015年大国关系走势的三条路径(3)

9月5日,乌政府、民间武装、俄及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四方达成停火协议,但落实过程一波三折。12月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出访回国途中经停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机场举行会谈,双方就解决乌克兰危机达成一定共识。奥朗德成为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首位到访莫斯科的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美欧与俄罗斯因乌克兰问题而交恶,在其未来关系的演变中,乌克兰危机的走势恐怕还是主要晴雨表。

利益调整 弥合距离

2014年,乌克兰危机拉近了美欧的距离。2015年,政治和经济两大因素推动美欧颇有“雄心”地重构伙伴关系。

在当今国际政治格局中,美欧利益不尽一致,但互有所需。去年,斯诺登曝光的“监听门”丑闻导致美欧之间的信任遭到重创,关系因而变得紧张而微妙。今年,乌克兰危机让美欧看到了彼此加强合作的重要性,为双方修补关系提供了契机。此外,美国希望在处理伊朗核问题、打击“伊斯兰国”等方面得到欧盟更多的支持。

美欧正在加快建立世界最大自贸区的步伐,2014年双方一共举行了4轮谈判。

美欧“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于2013年启动,涉及服务贸易、政府采购、原产地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业、海关和贸易便利化等议题,迄今为止,谈判已经进行了7轮,下一轮计划明年2月在布鲁塞尔举行。

如果美欧达成协议,这一世界最大自贸区将涵盖全球40%的经济产出和50%的贸易活动,同时也将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产生深远影响。然而由于协定设想庞大,目前还没有关键性突破。

美国来年对欧盟寄予诸多厚望。欧盟执行能力弱化,成员国政策协调有难度。美国希望通过欧盟领导人换届提高决策效率,加强成员国间的协调一致,在大周边承担更多安全责任;推进TTIP谈判,促使成员国接受谈判结果;由于英国是美欧关系的“稳定锚”,美国希望欧盟阻止英国的“脱欧”倾向。

大国关系稳定,有助世界稳定;大国关系动荡,世界难以安宁。伴随辞旧迎新的时间脚步,2014年大国之间的“恩恩怨怨”将给2015年国际格局打上烙印。

(执笔记者:邵进、刘健;参与记者易爱军、孙奕、赵嫣、周而捷、吴强、刘彤、杨江玲)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俄罗斯   美国   乌克兰   大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