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欧时提出培育和凝聚亚欧共同体意识、积极构建面向和平与发展的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等主张,阐明了中国的“亚欧观”,这对维护亚欧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已经换届。新任欧盟委员会国际合作与发展委员米米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一届欧盟领导层仍将致力推动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与发展中大国关系更加紧密。
2014年,中国与巴西、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大国关系特点鲜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贾秀东对此概括为:高层往来频繁;务实合作进一步拓展;在话语权上互相支持;战略互信得到提升;双方发展战略的对接有实质性进展。
利益交锋 角力激烈
2014年,俄罗斯与西方发生激烈利益交锋。2015年,双方能否在博弈中找到出路还有重重疑问。
中东欧再次成为俄与西方国家的角力场。3月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再加上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据估计俄罗斯的损失达到1300亿至1400亿美元,这几乎等于俄罗斯经济总量的7%。
俄罗斯毫不示弱地回应西方:一方面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振兴经济,另一方面大举提升军力。针对西方制裁,俄央行已经6次提高利率,缓解经济运行风险。未来3年俄将大幅提高军事开支,军费将达到国家预算的五分之一,创苏联解体后时期之最。
美国国会日前通过了“支持乌克兰自由法案”,法案要给予乌克兰等国北约之外“盟友”的地位。俄罗斯政府强调,这是对俄罗斯的公然对抗。
随着角力的升级,有俄罗斯人士甚至把当前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形容为“新版冷战”。
与美俄的“新版冷战”有所不同的是,地缘政治因素和利益考量使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在制裁与对话之间摇摆。
欧盟28个成员国在对俄制裁问题上存有分歧。欧洲30%的天然气进口来自俄罗斯。因此,对俄能源依赖较重的国家在处理对俄关系上举棋不定。但随着美国压力步步加大,欧盟从最初内部意见不一、犹豫不决转而对俄实施了多轮制裁。当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制裁也导致欧盟损失巨大,欧盟开始探寻如何与俄罗斯重启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