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论坛特稿 > 正文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

核心提示: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了深刻阐述。深入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科技通过创新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新形势下,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围绕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中的突出问题深化改革。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成果管理体制落后,科技投入分散,开放共享程度低,资源使用效率低,这些问题是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硬骨头”。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政府的科技宏观导向和激励作用发挥不够,而在科技项目监管等微观管理上介入过多过细,影响了企业面向市场的自主决策和协同合作,导致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偏少,原创能力偏弱。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体制障碍。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被等同于国有资产处置,事业法人单位没有对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和支配权,因此缺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技术、新产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科技资源配置和管理体制不顺。部门、机构间科技资源配置分散且信息不通,导致科研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重复购置和封闭运行,跨机构、跨地区的开放共享不足,利用效率低下,闲置现象突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突出表现为对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应用各环节的服务能力不足。网络化、市场化、社会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还没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发展水平较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服务能力较弱,还不能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通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习近平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为下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具体地说,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并调整和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贯彻《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探索、战略高科技和农业、生态、环保、健康等社会公益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强科技管理改革与创新,逐步形成重点突出、持续稳定的支持机制。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对创新的投入。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关注,如落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工作方案》,突出重点地区雾霾成因、源头治理、节能减排、健康影响等科研工作。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等先进技术。

加快推动公共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制定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管理办法,编制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目录。制定国家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改革方案,出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办法,提高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设施开放共享程度,鼓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对外开放共享和提供技术服务。建立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继续推进科技计划(专项)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系统集成。推动建立中央财政科研项目数据库,实现科研信息开放共享。完善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着力扩大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试点范围,推动部门、地方开展科技报告工作。

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和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激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如改进和规范研发费用计核办法,加大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快速折旧等政策落实力度。同时,改革产业化目标明确的技术创新项目形成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结合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推进后补助试点,逐步建立“企业决策、先行投入、协同攻关、市场验收、政府补助”的组织实施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着力挖掘创新供给和创新需求两个方面的潜力,完善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制度,打通科技与经济之间的关卡。

提高企业配置科技资源的能力。在明确定位和标准的基础上,在行业骨干企业优先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鼓励产学研结合、大中小企业组成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开展基础研究,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在共同研发产品的过程中,形成分工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分享市场创新的红利。

加快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营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和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推动建立权责清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紧密合作机制。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健全人才分类评价激励机制,使一批技术创新的先行者脱颖而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引导科技成果转化各类主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知识产权利益机制。

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有机结合。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资金的规模,加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创业投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建立新型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创新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规律和特点的新型科技金融产品、组织机构和服务模式。扩大科技支行、科技担保、科技小贷、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专营服务机构规模。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4年6月9日。

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15日。

责编/高骊    美编/李祥峰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瑞一]
标签: 资源配置   发展战略   驱动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