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被提及23次
在今年8月以前的25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新闻通稿中,“市场”出现了105次,“改革”出现了96次,“制度”出现了61次,“监管”出现了38次……
但它们的受关注程度,都不及仅出现23次却贯穿始终的“简政放权”。在25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它被分解在科研、为企业减负、物流、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改革中。
在8月27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作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披露,一年多来,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这些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都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作出。
今年7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21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被修改。根据对这些条款的修改,国务院取消了“国内通用航空企业承担境外通用航空业务审批”、“矿业权评估机构资格认定”、“证券公司专项投资审批”等23项审批项目,下放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专业审批”、“向国外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审批”、“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许可”等7项审批项目。
在6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也取消下放了一批共52项行政审批事项,将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并先期取消一批准入类专业技术职业资格。
李克强在那次会上重申了他在今年“两会”后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所做的承诺:年内将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在当期取消、下放52项行政审批事项后,李克强的承诺已经完成过半。
行政审批属于行政许可的主要类型。按照行政许可法的定义,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之前,中国有近百部法律、400多部行政法规涉及行政许可。此外,还有大量的部门规章对行政许可作了设定。经过梳理统计,国务院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单位共有审批项目3605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顺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行政审批制度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2001年以后,国务院专门下发通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杨建顺说,行政审批改革最值得称道的结果,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003年8月通过了行政许可法。
据中国法学会2013年6月发布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2)》,国务院10年来共分6批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9.3%。
而2013年9月专门发出的《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切实防止行政许可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
这一系列举动的目的,被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反复强调:“要通过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依法行政,逐步建立起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6月25日至7月5日,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区、市)、27个部门和单位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在7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8个国务院督查组组长依次走上发言席汇报督查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