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要转变观念创新环境
如果说,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是民营经济赖以生存的土壤,那么良好的社会环境就是民营经济茁壮成长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推动社会转变思想观念,就是要让广大劳动者、创业者和企业家得到应有尊重,让他们的社会贡献得到充分认可,让他们的发展成长得到鼎力相助。实践中,关键是要解决好“三个如何看待”。
首先,如何看待劳动?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无论是追逐梦想,还是成就事业,最终都要建立在辛勤的劳动之上。民营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苦活脏活没人愿意干,优秀人才引不到、留不住。社会上也有不少人认为,在民营企业工作低人一等,在民营企业发展前途不大。这一现象,表面是择业观念问题,实质是思想认识问题,没有把普通劳动者放在应有的位置。无数事例证明,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都能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对那些在普通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劳动者,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褒扬他们的劳动创造,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广大民营企业要尊重员工、关爱员工、善待员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劳动报酬,提供更好发展平台,让他们享有体面劳动、过上美好生活。
第二,如何看待创业?对个人来说,创业是成功之道、致富之本;对一个地区来说,创业是发展之策、繁荣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一批又一批创业者不畏艰难,奋力打拼,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出一番事业,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不仅是对创业致富的生动诠释,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服务,强化创业激励,把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汇集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来。创业之路十分艰辛、充满曲折,全社会都要充分理解和支持,要加强财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成功、宽容失败,少一份非议、多一份理解,少一点旁观、多一点帮助,使民营企业有更多安全感,使创业发展在江苏大地上蔚然成风。
第三,如何看待企业家?企业家是全社会最具创新创造活力的群体之一,体现着一个地区企业的精神风貌,影响着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走势。苏商有着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以张謇、荣氏兄弟等为代表的苏商,开中国民族工业之先河。伴随改革开放春风,新一代苏商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脱颖而出,不仅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成果,而且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苏商精神。广大企业家要与时俱进传承好苏商精神,勇立时代潮头,不断超越自我,着力打造苏商品牌,做敢于担当的企业、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做让人尊敬的企业。制造业是江苏民营经济的主体,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形成“江苏制造”的品牌效应,努力打造百年基业。诚实守信,自古至今都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要牢固树立诚信意识,把诚信作为安身立命和企业发展之本,以诚信赢得市场、赢得声誉。要注重保护环境,推动清洁生产、绿色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增长,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多地增加生态福利。要倾情回报社会,把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富裕与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热爱祖国,报效国家,把“根”留住,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回报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实现更大发展。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责编/严俊 美编/李祥峰
本文为人民论坛网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网原创专栏”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