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政策解读 > 正文

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2)

权威人士详解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出的政策信号

“当前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除了与企业自身有关,也与金融市场发展的不规范有关,其中,一些同业、信托、理财等银行业务演变成钱生钱的游戏,导致企业融资水平的水涨船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此次会议明确规范同业、信托等业务,意在打通融资通道,拉低融资成本,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更加通畅。

如今,采取措施降低融资成本已排在监管层的工作时间表之列。日前,央行、银监会等部门联合发文,对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经营行为进行进一步规范,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同业业务健康发展,提高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融资结构有所优化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要优化融资结构。坚持有扶有控,加大对国家重点建设、企业改造、服务业等的支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通过金融资源的配置,可以实现产业的发展。因此融资结构实现优化,对于当前我国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会议明确提出要优化融资结构,可谓牵住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牛鼻子。

对于如何优化融资结构,纪志宏表示,在稳定融资总量的同时,央行将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有扶有控的力度,重点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铁路、水利、能源、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大力支持传统企业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同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坚持有扶有控。

“对于优质企业要积极扶持,对于劣质企业要加强管控。挤出低效资产占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纪志宏说。

“当然最终出路是靠改革,激发市场的活力,让市场成为配置金融资源的主体。改革不仅需要政府的推动,也需要企业、个人等方方面面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张晓朴说,下一步银监会将进一步深化银行业改革,通过改革促发展、防风险、强服务。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有所优化。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末,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5%,增速较去年末回升1.8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产能过剩行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只有5.9%,增速较去年末回落1.6个百分点。

上一页 1 2下一页
标签: 定向降准   三农   通道   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