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政策解读 > 正文

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

权威人士详解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出的政策信号

原标题: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权威人士详解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出的政策信号

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王宇)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深化金融改革,用调结构的办法,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

如何打通金融血脉?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怎样的政策信号?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相关官员以及部分专家学者。

“定向降准”力度将加大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这一表述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

对此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向新华社记者表示,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定向降准”的领域将主要指向对发放“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定向降准’属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正向激励举措,与‘全面降准’相比,它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将金融资源更好地投放到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纪志宏说。

今年4月25日,央行曾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被市场标以央行的“定向降准”。

事实上,“定向降准”并非央行新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几年前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就已获准可定向降准,即执行低于同类金融机构1个百分点上缴准备金率的政策优惠。央行与银监会曾制定“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根据这一考核办法,对于达标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按低于同类金融机构正常标准1个百分点执行,这一考核办法凸显出央行“定向降准”的正向激励原则。

纪志宏表示,相比此前更多指向涉农银行,下一步“定向降准”的范围或涵盖更多与小微贷款相关、符合比例要求的金融机构。

“强调‘定向降准’则意味着‘全面降准’的可能性有所下降。‘定向降准’与再贷款都属于调结构范畴,有利于让银行的信贷投放更具针对性。”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钟正生说。

社会融资成本有望降低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规范同业、信托、理财、委托贷款等业务,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过桥”环节,缩短融资链条。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表述切中当前金融市场中的融资难、融资贵要害,可谓正当其时。

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张晓朴表示,同业、委托贷款、理财、信托等一些业务交易比较复杂,融资链条较长,其中一些存在着不规范之处,不但蕴藏了金融风险,而且也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资料显示,过去几年来,同业、信托、理财等银行业务发展迅猛,其中银行的同业资产过去四年增长250%,专家指出,发端于去年年中的“钱荒”事件,其背后的一大推手即来自于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疯狂上演。

上一页 1 2下一页
标签: 定向降准   三农   通道   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