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论坛特稿 > 正文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9)

34. 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和调控机制。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发展改革委牵头)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逐步推行绩效工资,健全医务人员等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国资委、统计局等负责)

35. 完善社保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计生委、税务总局、保监会、社保基金会等负责)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为人们创业奋斗解除后顾之忧。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水平挂钩联动机制。发展老龄事业,做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和残疾预防,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健全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卫生计生委、全国老龄办、中国残联等负责)保障妇女权益,关心青少年发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困境家庭保障。(国务院妇儿工委、民政部等负责)

36. 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保障房建设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建设质量,保证公平分配,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人民银行、国资委、审计署、统计局、银监会等负责)

37. 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煤矿、道路交通、油气管线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深化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加快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监管总局牵头)

上一页 1... 78910111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国务院   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