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商务部、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农产品源头治理和重点食品药品专项整治。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农业部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负责)
(九)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39. 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公安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水利部、卫生计生委、海关总署、林业局、气象局、能源局、海洋局、质检总局等负责)
40.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今年能源消耗强度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2%。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加强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采与应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实施建筑能效提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强化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质检总局、统计局、能源局等负责)
41. 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今年安排500万亩。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湿地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推动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发展改革委、林业局、环境保护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水利部、气象局、海洋局、质检总局等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