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乡镇公务员虽然在基层工作,和农民打交道,但是他们中许多人往往都选择在县城买房、安家,调动工作回县城是许多乡镇公务员内心深处的“希冀”。
“同样的工资待遇,谁不想在县城工作,反正我们这里有本事的都调走了。留下的人,也有不少不安心待在基层。”杨敬说。
蒋和平与杨敬差不多,也是在边远地区——中越边境的广西靖西县工作,现任县委宣传部科员,每月收入是2000元多一点,这已是今年广西调整靖西县干部津补贴后才达到的水平,此前只有1600元左右。
“除去400元房租,仅够基本的生活开销,存不下什么钱。同样是做公务员,对比在发达地区工作的同学,差距非常大。”蒋和平说。
据了解,目前我国公务员工资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和奖金等构成。其中,前两项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支付,已于2006年开始执行,后两项则主要由地方财政支付,目前尚未规范执行到位。
西部一位县级干部告诉记者,我国地域差异巨大,公务员待遇也因此不同,比如说省一级的公务员,其工资待遇由省一级财政负责,十分有保障,市县一级的公务员,其收入要受到当地财政实力的制约,财政大市和财政小市之间差别不小。
隐性福利正遭清理 灰色收入因人而异
在重庆市某部门工作的公务员刘华(化名)看来,前些年,进入公务员系统,能够享受的一项较好福利就是分房。刘华于上世纪80年代末参加工作,先后在区县和市级部门任职,期间先后获得两套福利房,目前折合市场价已经超过130万元。
刘华说,我现在每月能够拿到手的收入,一般在5500元左右,和同年龄段有类似资历的人比较,许多都比我高出不少。但福利房确实是我享受到的较大财富,这也是以前不少公务员的“奔头”之一。
“收入少点没关系,只要能分到一套房,就能少奋斗10年。”刘华告诉记者,如今随着公务员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新进公务员几乎都不可能再享受分房这样的福利待遇了。
不仅分房等大福利渐行渐远,而且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反腐败的推进,许多逢年过节的小福利也正在被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