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2)

贵州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贵州省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到贵州省财政收入总体上保持合理可持续的增长,且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依增长的关系的基本结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促进贵州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充足、稳定的财政收入作后盾,相比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税收最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要保持贵州省经济税收的稳定持续增长,就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优化财源结构,推进贵州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立足现有重点税源,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从产业结构调整来说,贵州省应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着力发展精深加工,加快把贵州省建成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尽快将贵州省建成我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加快发展以旅游和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构筑以优势产业为支撑,资源型工业为特色,生产性服务业为配套,符合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结构体系。大力发展电、铝、磷和医药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不断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

二是尽快培育出一批配套能力强、聚焦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形成小产品市场、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小园区大生产的格局,发挥集群经济优势。

三是组建一批以资本为纽带,以现有的优势骨干企业为核心,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集产业和贸易、生产和资本经营为一体,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高附加值、高贡献的企业集团。通过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来发展规模经济,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形成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进而为扩大贵州省税收收入规模培植强有力的支柱税源。

完善税收政策,优化投资环境。一是制定更加灵活多变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来贵州投资和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百姓收入。除了继续坚持“长期优惠、大力优惠”的原则外,还必须完善优惠制度,以确保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实现贵州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财政收入增长步入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是努力改善税收软环境。加强和改善税收服务,帮助纳税人解决纳税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税务干部应摆正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努力为改善投资软环境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坚持依法征税,公正执法,坚决打击偷、逃、骗税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强化财政建设,加大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制度,充分发挥财政税收调控经济的杠杆作用。首先,争取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减少或取消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有关政策配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在区域扶持政策上,增加生态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补偿的转移支付,努力探索财政保障政策机制。再次,建立与财政增长相适应的激励机制,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最后,制定适合贵州省经济发展实际的财政政策,用好财政资金,增强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的协调性。提高预算水平,加强预算控制。加大对财政增收部分支出领域的调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真正做到将公共财政资源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坚持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决定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招商引资是扩大经济规模、解决要素制约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贵州省认真贯彻国发[2012]2号文件,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招商引资,加快推进由综合性招商向专业性招商转变,由数量规模型招商引资向数质并重型择商选资转变,由注重项目签约向注重项目落地投产转变,为推动贵州省经济快速增长取得显著成绩。

今后应加强产业研判,推动产业招商。围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特色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相关子产业,以特色化、新型化、集约化、循环化为方向,以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缺失环节为突破,主动对接东部产业转移需求和目标企业的投资需求,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实现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和可持续发展。应加强项目常态化跟踪督办,抓好项目核查、数据录入、档案管理、落地督查等常态化调度管理。做好定期上报重大问题、召开协调会、加强部门联动协作等常态化协调服务。应加强招商引资各类相关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实现投资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以提供动态实时、快捷准确的信息资源。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注释】

①彭月兰,迟美青:“山西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性研究”,《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②杨莺莺:“北京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③陈保玲:“安徽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责编/韩露(实习)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玲玲]
标签: 相关性   财政   收入   增长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