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

【摘要】从财政学理论来看,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相关关系。文章以贵州省近几年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用计量和实证方法分析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贵州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基本协调发展的关系,并针对贵州省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收入 经济增长 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保证其职能的履行、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将社会产品价值的一部分收入归国家进行管理和使用的资金。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间跨度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通常用生产总值(GDP)作为计算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指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财政收入增长和GDP增长之间是否形成相互依存的稳定关系是保持该国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若财政收入增速一直低于GDP增速,可能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降低,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相反,则可能加重国民负担,抑制消费和企业的再投资。①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历来是学界研究的焦点。从财政学史上看,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由来已久,从威廉·配第的《赋税论》中关于税收与国民财富、税收与国家经济实力之间关系的分析,到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自由竞争经济环境下政府应充当“守夜人”,再到瓦格纳的《财政学》中提出的社会财政的财政理论,许多经济学家从多角度深入阐述了国家财政收入与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从近年来的国内研究成果上看,国内学者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定量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国家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由于财政收入与GDP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二者之间是否保持合理的增长关系,不仅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结构和未来税收政策调整的方向。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较强区域性的关系,决定了对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同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国内许多学者结合各地实际,对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许多研究。

杨莺莺(2010)通过对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北京市财政收入与GDP增长相关性的实征分析,得出北京市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总体上正常且可持续经济增长与地方财政增收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的基本结论。耿凤珠、卢欣(2009)通过对河北省财政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的关系的研究,认为河北省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之间没有形成明确的相互依存关系。陈宝玲(2011)通过对安徽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征研究,得出安徽省财政收入增长以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比较富有弹性的结论。彭月懒、迟美青(2011)在对山西省1978年至2009年财政收入和GDP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但是,比较而言,财政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更大。

近年来,贵州省在工业强省战略指导下,经济逐步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地方财政收入逐年提高,但目前对贵州省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的研究文献较少。文章选取贵州省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对贵州省地方财政收入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进而提出促进贵州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贵州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现状。2000~2011年期间,贵州省生产总值总量从1029.92亿元上升到5701.84亿元,增长了4.5倍,年均增长18.7%。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贵州省财政收入也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财政实力日益增强,地方财政收入从2000年85.23亿元增长到2011年773.08亿元,增长了8.1倍,年均增长24.7%。(见表1)。

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来看,贵州省财政收入增长高于GDP的增长,且增幅较大。尤其是近五年,增速均在20%以上,2011年财政收入的增速达44.8%,地方财政收入总量显著提高。

N05CR~](VKHU}C)SJBQUC_E

表1:2001~2011年贵州省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情况表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现状。贵州省财政收入随着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所占比重大约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并呈现比重逐年提高的态势(见表1)。2000年约占8.28%,2011年达到13.56%,提高了约1.6倍。一般来说,在假定税收制度、管理力度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越高,则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而当进入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管理体制和税制结构相对稳定的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便会相对稳定。②由此判断,目前贵州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为合理,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财政收入弹性现状。为进一步分析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利用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生产总值增长率相除所得的指标,即用财政收入弹性系数来衡量财政能力。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小于1说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一般来说,合理的弹性系数应该稍大于1,以保证财政收入和国民收入同步增长。③这样,一方面使财政收入略快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不因税收负担过重而阻碍经济的发展。在2000年至2011年期间,贵州省的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均处于较高水平。2000年弹性系数为1.76,在2000年到2009年间基本保持在2以下,尤其是从2010年开始弹性系数开始突破2,2010年为2.2,2011年更达到2.99。此数据说明随着贵州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实现了大幅提高,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初步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但是也应该看到,近几年贵州省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处于较高水平,由此可见,贵州省宏观税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不相适应。从当前的发展形势和贵州省的发展水平看,长期保持较高的税负水平一方面不仅说明贵州省本身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而且也将对贵州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高税负说明贵州省经济调控空间较小,从招商引资的角度看,与其他省尤其是西部各省相比,优化发展环境的难度明显加大,政策优势不明显。

贵州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定义变量并建立模型。第一步,确定变量的含义。解释变量的确定:从经济理论和实践来看,经济增长可以用GDP来表示,文章以GDP为解释变量,并用X来表示。被解释变量的确定:文章以财政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并用Y来表示。第二步,建立模型。通过财政收入和GDP的相关图可知,贵州省财政收入的增长与地方生产总值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

设定财政收入与GDP相关关系模型:

Y=α+βX+μ (1)

其中:Y为各年的地方财政收入,X为各年的GDP,α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μ为随机变量。

为获得财政收入对GDP的弹性,设立模型如下:

LnY=η+δLn+ε (2)

模型的检验与处理。笔者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上述模型,可得回归方程如下:

回归方程(1)为:Y=﹣79.488+0.1361X

检验结果为:R2=0.9728,纠偏后R2=0.97008,可知方程的拟合度高。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值为10.6707>t0.025(10)=2.2622;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357.7127>F0.05(1,10)=4.96。说明该模型的经济意义比较合理,解释变量也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该式子表明GDP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可增长1361万元。对原始数据取自然对数,再对变量进行一次回归,可得回归方程(2)为:LnY=﹣4.0775+1.2261LnX

检验结果为:R2=0.9941,纠偏后R2=0.99351,可知方程的拟合度高。LnX的t值为7.3245,F=1685.391。方程(2)可以看出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约1.3个百分点,表明贵州省财政收入的增长弹性大于1,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略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贵州省应充分利用较好的财政收入弹性,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的协调发展。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玲玲]
标签: 相关性   财政   收入   增长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