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政策解读 > 正文

习近平外交理念“四观”(2)

核心提示: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前辈外交发展道路和理论基础上,登高望远,勇于创新,外交开局、布局、格局体现了稳进、周密、宽广的特点,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崛起中的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外交新气派

和平发展的世界观

世界大义,顺之者前进,逆之者后退。时代不同,世界大义也有变化。当今世界的大义就是和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因为抓住并顺应了和平发展这一世界大义,从而在内政外交发展上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外交战略的论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更加重视和平发展成果能够公平地为各国人民所分享,各国人民要从和平发展中得到实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各国老百姓中扩大和平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第二,划定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底线。在新一届领导集体关于和平发展道路的集体学习中,习近平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辩证关系,强调指出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国家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第三,在两岸和平发展和国家统一问题上,突出了和平发展与国家统一的手段和目标的关系。习近平指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夯实共同政治基础,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第四,提倡各国都应该顺从和平发展这一世界大义,走和平发展道路。世界上只有中国一家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不够的,只有更多的国家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走得稳,走得通,走得远。

义利合一的价值观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世界上少数国家日子过得好,不如大部分国家日子都过得好。少数国家更不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国及其人民的痛苦基础上。在非洲的访问以及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中,习近平提出以正确的义利观作为中国构建与周边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和新兴国家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指针。习近平指出:“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

和平发展是世界大义,合作共赢是世界大利,两者并育不害,相辅相成。零和思维、相互踩踏思维、干涉说教思维、有你无我思维,根本上妨碍着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当前国际政治存在许多风气不正的地方,最大的缺失就是道义,哪个新兴新型大国能够在道义上为世界逐步树立“正”的风气和标准,哪个国家就能聚拢巨大的软实力资源。全球化所以遭遇重挫,原因之一是重私利轻大义,少数人得利,大多数人失利,没有互利共赢的结果。经济全球化版本要升级,也需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指导。义利失衡是当前世界的一大特点。总之,义利观的提出为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价值指导,也丰富了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核心价值体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马静]
标签: 习近平   外交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