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论坛特稿 > 正文

坚持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3)

核心提示: 参政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很多方面,其中,思想理论建设是基础,也是灵魂,非常重要。当前,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如何适应多党合作的更高要求,建设一个合格的参政党,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总体而言,西方政党制度并不适合中国国情。政党制度符合国家国情,能够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这个国家来说,这个政党制度就是好的或最好的。多党合作制度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当然这个制度也有不完善的地方,譬如民主监督的问题。对这一点,中共中央也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对民主监督问题进行阐述。

关于民主党派趋同化的问题。我认为,在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总格局中,各民主党派的趋同化是必然的,但是各民主党派也要注重保持和加强自身特色。首先,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的趋同是必然的。我国多党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多党合作,因此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必然是基本一致的,趋同也是必然的。况且,西方国家不同政党的基本纲领也是一致的。尼克松说过,如果两个政党的基本纲领不一致,当一个政党向另一个政党转换的时候,就非常危险。西方竞选的政党制度下,政党的基本纲领都需要一致,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格局下,政党的纲领更应该一致。其次,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趋同。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都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来开展。我国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重大政策、重要法律法规的出台,都征求各民主党派意见。针对相同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其参政议政工作的大方向必然要趋同。最后,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趋同,但应努力保持和发挥自身特色的优势。民建的组织发展以“三个为主”为基本方针,主要发展中上层代表人士、高层次的专家学者,这也是各民主党派相同的地方。但是民建具有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目前近15万会员中,经济界人士占78%,其中62.6%的人在企业工作,有27000多名会员是董事长、总经理、中小企业家,这就是民建组织发展的特色。同时,其他党派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当然,一个党派如果只是局限于某个单一界别,也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所以,民建的组织发展除了70%经济界人士,还要发展30%其他界别,这也造成了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上的趋同。

(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

责编/张潇爽    美编/李祥峰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马静]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多党合作制度   政党   制度   参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