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就得触动利益,进行权力的调整。权力结构的调整,必须从全党、全国的角度去考虑。我认为,党中央正是从全党、全国的角度去推进改革,这一点特别好。现在碰到了既得利益,那就是一个胆量问题了,道理上没什么好说的,不要轻信那些改革风险的说法,有许多都是在为不改革找理由。要真干,就得拿出勇气来。现在虽然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有所下降,但是还不存在其他更有影响、更值得百姓信任的党派。应该赶快趁这个机会推进改革。若是等其他力量羽翼渐丰,再改革,就来不及了。现在改革正当时!
不去触动权力配置背后的利益格局,对既得利益作出明确限制,很难取信于民
实际上,既得利益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存在。大家谈论比较多的是经济领域。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有自己的规律。但对市场经济完全自由放任也不行,要有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控。然而政府的干预又必然会形成一些部门利益。比如审批权,审批权就可以自由裁量,这里面自然就有很多利益分割的问题。
再比如,我们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肯定要有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介入经济当中,本来应该管政府管不了、老百姓做不好、又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但是事实上,我们的国有企业介入经济之后,却和其他企业形成竞争,并且凭借着垄断地位挤占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这就产生了一种特权,形成了一种不当得利。不当得利,就是既得利益。对这种不当得利,就应该遏制。这些经济领域的既得利益,应该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来克服。
现在比较可怕的是其他领域,特别是政治领域的既得利益。因为政治领域,很多方面不是直接利益的问题,更多的是权力问题。权力背后沉淀的是利益。权力配置背后是各种资源(包括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和利益的分配。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不同于正常的利益分配。 比如让一个人管组织,让另外一个人管宣传,组织、宣传工作的内容不存在合不合理的问题,只要去规范各自的具体职能就可以了。问题是,一旦这些具体职能成为权力,它们就会发生边界的扩张。只要不限制这些权力,它们的边界就会不停地扩张,产生很多越过边界的权力。这里面多多少少都有些类似行政审批权的因素在里面,形成了寻租的一些空间,导致了权力的滥用。由权力滥用导致的这种既得利益,如何去规范,更加重要。
不合理、不科学的体制,不仅仅使权力运行状况不佳,而且还会沉淀出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今天的改革已然到了一个关节点:不去触动权力配置背后的利益格局,对既得利益作出明确限制,很难取信于民。这种既得利益,恐怕是以后改革要去破解的一个很重要的难题。要进行这方面的改革,还必须改变某些政治理念。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触动既得利益,改的风险,要远远小于不改的风险
我认为,触动既得利益,尤其是政治领域的既得利益,风险肯定是存在的,因为这么长时间不合理的机制运行,沉淀出来的利益肯定极其巨大。从这个角度来看,要触动这些利益,肯定要冒着人们对党的信任进一步下降的风险。但问题是,如果不改,党的威信会更加下滑。这就必须有一个选择。是下决心改革,虽然在改革中威信可能继续下降,甚至降到谷底,但最终会逐步回升;还是因为害怕公信力下降,出现各种风险,便遮着盖着,不去解决,那就只能无能为力地等待危机最后爆发。两条路何去何从?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选择。
应当承认,近几年来党的公信力是在下降,不是上升。这说明老百姓对执政党的信任在流失。对一个执政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怎么止跌回升?不下猛药,不想方设法动大手术,恐怕不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从反腐败方面切入是非常适宜的。
尽管腐败已经很严重了,但如果说,多数官员都腐败得一塌糊涂,我还是不认同这样的判断。我认为多数干部还是清廉的。对于腐败官员,我们也得实事求是地去分析。在腐败官员中,真正贪婪、主动腐败的干部应该是少数;多数干部是有责任感的。而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现在有了这样一个腐败的氛围,很多干部不得不参与其中。若是不参与其中,你就是另类,按照潜规则,很可能就会被排挤“出局”。于是,很多干部实际上是“不得已”参与了腐败。对于这种不同情况的腐败,还应该有所区分的。
近期,关于“官员财产公开”的讨论很多,实行的难度也很大。因为如果一下子全部公开,确实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比如股票发行之初,很多人都不愿意买,干部买了,现在收益几十倍、成百倍增长。类似这样的情况,若是一下子全部公开,老百姓肯定会哗然。对此,我主张,可以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谁想继续得到提升,谁想参与到选拔竞争中,谁就公开;谁若是觉得自己有很多说不清楚的地方,公开了财产可能使自己处在被动辩护的地位,不想公开,也行,但有一条:你也就自动选择了放弃晋升机会。如何抉择,可以让干部自己权衡。实际上,中央已经在慢慢地开始做了。几个中央政治局常委已经陆续地把自己的家底、情况透露出来。新的中央领导,就得有点新气象。从这个角度来说,风险是有的,但是风险是可以降低的。关键在于,改的风险,要远远小于不改的风险。
再者,“改革风险大”的说法,恐怕也有些贪官在里面兴风作浪。有些贪官总是想制造点舆论,保护自己的不合法利益。改革者不能让他们左右。如果被他们左右,岂不等于党被贪官绑架了?有人说,如果财产公开,会对党的执政造成威胁。这就是公开地绑架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