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惟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作乐趣来从事,它使教师感觉到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关怀和担心。”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要以满腔热情去热爱工作,更要满怀真诚去关爱学生。老师对学生的真诚和关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赢得学生信任与敬重的秘方,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根基和源泉。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付出的爱心会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真正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从而使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做人的道理等能够更为顺畅地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内在的思想观念,进而进一步外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
爱学生就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才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从而搭建起彼此良好沟通的情感桥梁,才能了解不同学生的教育之道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因材施教,才能得到学生的接受信任和尊重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
爱学生就应该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爱绝不仅仅只是空洞的说教,还应有落实到具体实际的关心与爱护。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困难遭遇困境的时候,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往往会成为学生鼓起勇气和信心的那盏明灯,不但会指明前进的路,更会温暖他们克服困难的人生旅程,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爱学生就应该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本领、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为人处世的一个社会化的场所,是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成才的摇篮。学生在校园里形成的思维模式,养成的良好习惯,掌握的本领,形成的能力,都会为日后的生存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所以,老师要树立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思想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其今后的发展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阳光雨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尊重、信任、鼓励、支持、关心、关注、严格要求都是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不同表达方式。老师要用爱倾听每一个孩子心底的声音,用爱去感染每一位学生。
(作者:王克,系人民论坛网课题研究部副主任、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