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事政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文明力量

——习近平主席就大埃及博物馆开馆向埃及总统塞西致贺信引发中埃人士热烈反响

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埃及总统塞西致贺信,祝贺大埃及博物馆开馆。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表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埃两大文明古国应当持续深化文明互鉴,为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文明力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埃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展现了中方对中埃文明交流与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重视,为两国持续深化文明互鉴指明方向,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注入动力。

“中国和埃及友好源远流长。近年来,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蓬勃发展,两国人文交流异彩纷呈。”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表示,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成功举办,中埃联合考古队正在萨卡拉金字塔下共同探索神秘的古埃及文明。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让中埃考古、人文交流等领域的人士备受鼓舞。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罕默德·伊斯梅尔·哈立德表示,埃中在考古挖掘、文物保护、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了密切良好合作。其中,“古埃及文明大展”是近20年来埃及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最大规模出境展之一,让中国人民进一步了解古埃及文明,“我们期待埃中合作继续深入,通过文明对话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

据悉,“古埃及文明大展”自2024年7月至今年8月向公众开放期间,接待观众超277万人次。展览首席策展人、中埃萨卡拉联合考古项目学术主持颜海英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中埃在联合考古、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指明方向、增添动力。她表示,相信通过举办“古埃及文明大展”,会有更多中国年轻人参与中埃考古交流,研究古老文明的智慧,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

“‘古埃及文明大展’成功举办,上海博物馆的考古力量正在参与中埃联合考古工作——从展览交流到考古合作,不仅是中埃人文交流的生动写照,也是双方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有益探索。”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启发我们,要当好文明互鉴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期待与更多国家开展考古研究与展览交流、文物保护等人文合作,持续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让文明的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埃及中国友好协会副会长阿里·希夫尼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埃中在文化交流领域合作潜力巨大,期待两国在相关领域深入互动,书写埃中文明互鉴新篇章。

从2018年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开工,到2024年中埃萨卡拉联合考古项目启动,中埃在考古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中埃萨卡拉联合考古项目中方领队、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埃及学中心主任薛江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体现了对人类文明遗产的高度重视。中埃同为文明古国,在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道路上携手前行。中埃萨卡拉联合考古项目是中国学术界参与国际考古前沿的里程碑,为中埃文明互鉴开启了新篇章。

中埃两国还着手推动中国白鹤梁题刻与埃及罗达岛尼罗尺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埃及旅游和文物部水下考古专家艾哈迈德·雷赫玛参与了相关工作。他表示,埃中在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有着良好合作,“大埃及博物馆开馆将为两国在考古、文化、旅游等领域开辟新的合作空间”。

当前,“中国文化热”“中文热”在埃及方兴未艾。中文已正式进入埃及国民教育体系,目前埃及已有30余所高校开设中文系或中文课程,超过40所中学开设中文选修课。两国在埃及合作举办“欢乐春节”“茶和天下”“中国电影周”“国际中文日”“对话·知音——音乐连接世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受到当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习近平主席对古埃及文明价值的认可、对埃中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信心,让我们格外自豪。”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纳赛尔表示,埃中传统友谊深厚,期待两大文明古国进一步携手,汇聚推动人类合作、对话的文明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埃及《金字塔报》副总编辑萨米·卡姆哈维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印证了埃中两国深厚的文明联系,埃中合作可以为增进人类相互理解与文化交融搭建桥梁。卡姆哈维说,他在访问中国期间,参观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今,在埃及学研究、联合考古、文物保护与追索、旅游往来等领域,埃中都开展了紧密合作,体现了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等理念,是对全球文明倡议的具体实践。

大埃及博物馆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一文明博物馆,于11月1日正式开馆。博物馆占地约50万平方米,馆藏文物超过10万件。“大埃及博物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向世界展示了悠久的埃及文明。”大埃及博物馆馆长艾哈迈德·古奈姆表示,博物馆开馆将促进埃及文化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文化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埃及与中国同为世界文明古国,我们欢迎并真挚期待中国朋友来参观。”

(本报开罗11月3日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