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时政速递 > 正文

旗帜·火焰(报告文学)

——二〇二五年九三阅兵战旗方队纪事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在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许 畅摄

2025年9月3日阅兵仪式上的战旗方队。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速写《2025年九三阅兵》,创作于2025年,作者杨宏富。

油画《金秋·大阅兵》,创作于2024年,作者彭晖、阎珺。

战旗映旭日,铁流震乾坤。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仪式万众瞩目。

特别是那一面面火红的战旗,在广场上猎猎飘扬,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旗帜,是一种标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在人民军队的荣誉册里,一大批英雄个人被授予光荣称号,一大批英模单位被授予英模战旗。

旗帜,是一种引领,也是一种荣耀。80面功勋荣誉旗帜,组成气势恢宏的战旗方队,引领着7个作战群的22个装备方队排山倒海、动地而来,怎能不令人心潮澎湃?

十四载浴血抗战荣光不朽,八十年砥砺奋进步履铿锵。那一面面火红的战旗,如云霞、似火焰,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升腾!

深情回望,征途如虹。

那一刻,仰望着那一面面像火一样燃烧的战旗,更加感受到那炙热的精神光芒。时光仿佛倒流,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照耀着人民军队忠于党的热血忠诚,党领导人民军队众志成城、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牺牲与荣光。

战旗如火,燃烧忠诚。

“全面模范连”的战旗下,三件“传家宝”的故事永远流传。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某连,在抗战岁月中,成为八路军队伍中全面过硬的模范。他们的第一件“传家宝”,是一顶红军帽。这顶红军帽,生动记录着连队官兵始终听党话、坚决跟党走的决心意志。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士们头顶的红帽徽,要换成国民党军队的蓝白帽徽。有不少官兵想不通,连队指导员王喜对大家说,咱们是党的部队,党叫干啥就干啥。战士们含泪拿起了枪,戴上了军帽。帽徽是蓝白的,但心永远是红的!

第二件“传家宝”,是一把刺刀。这是连队官兵听党指挥、奋勇杀敌的精神写照。1939年2月10日,农历腊月二十二凌晨,日寇向河北深县北杜庄村发起“扫荡”,连队奉命掩护乡亲们转移。面对数倍于我的敌人连续发起的4次进攻,官兵们个个无惧牺牲。子弹打光了,有刺刀的上刺刀,没刺刀的就抄起锄头和镰刀。三班长吴大川牺牲时,依然保持着向前突刺的姿态。乡亲们成功转移了,85名战士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北杜庄村。此后,每逢腊月二十二,全村不宴客、不嫁娶、不兴土木,村民们自发到烈士坟前祭奠英魂。这种习俗,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第三件“传家宝”,是一张犁。这是连队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大生产运动的岁月见证。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对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困难关头,连队奉命回延安参加大生产运动。官兵们说,党叫干啥就干啥。前线打仗嗷嗷叫,后方生产顶呱呱!官兵们用犁、锄头,硬是在不足60天里开荒4000多亩,比规定的任务超额了1倍还多。

如今,这支光荣的连队,已成为某集团军某旅装步3连。连队始终传承弘扬“打仗过得硬、全面当模范”的精神,把新时代的胜战荣誉写进连队的光荣史册。不久前,连队因执行任务出色,荣立集体二等功。

党旗所指,军旗所向。在火红战旗下,这种红色基因深深刻进全体官兵的血脉。

“同志们好!”

“主席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阅兵仪式上,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凝聚起气贯长虹的磅礴力量。这是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庄严宣示,饱含着全军官兵对统帅的信赖拥戴,彰显着全军将士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那炯炯有神的目光,那年轻刚毅的脸庞,是将士们饱满革命热情、昂扬斗志的生动写照。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这坚定有力的声音,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

一面战旗就是一段光荣的记忆,一面战旗就是一部胜利的史诗。

看吧,火焰在升腾!

战旗如火,高擎起胜战的火炬。

“白刃格斗英雄连”的战旗熠熠生辉,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属的色泽。

如今,“白刃格斗英雄连”有一个特殊仪式。每名新入连的同志,都会被授予一把亮闪闪的刺刀。这一特殊的仪式,记录着连队85年前在百团大战大落坡反偷袭战中的铁血荣光。

连队的前身是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25团8连。1940年8月20日,连队所属的25团对山西寿阳县马首车站发起攻击。深夜,日军不甘心车站失守,派出50余人的特别小队,企图于黎明时分对我团部发起偷袭。发现敌人时,敌人已在眼前。此时,指导员高喊:同志们,杀敌立功的时候到了!说罢,端起刺刀第一个冲入敌阵。战士们也个个争先,与敌人展开激烈搏斗。

日军特别小队战斗经验丰富,装上刺刀的步枪比八路军的步枪足足长了十几厘米。战士们无惧牺牲,誓与敌人血战到底。年仅16岁的小战士马宝山,腹部被敌刺中,鲜血喷涌,可他手里的刺刀却怎么也够不到敌人。生命最后一刻,他大吼一声“杀”,猛然向前,任凭身体被刺刀穿透,也要将自己的刺刀刺进敌人的心脏。经过一番生死搏杀,连队以牺牲、负伤3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寇40余人,打破了“日军拼刺刀不败”的神话,被八路军总部授予“白刃格斗英雄连”荣誉称号。

一朝入“白刃”,终身不卷刃。进入新时代,连队由传统步兵改制成为特战尖兵,在强军征程上继续冲锋。2018年,转型仅一年的连队,受领了全旅伞降实跳的首跳任务。临近开舱跳伞的点位时,从舱尾处传来连长简短有力的动员:同志们,我们是“白刃格斗英雄连”的兵,执行的是首跳任务,我们要做刀尖子上的刀尖子!说罢,一跃而下。全连官兵紧随其后,成为全旅首支整建制实跳的连队。2021年,连队战士田巴特经过层层选拔,代表中国赴俄罗斯参加国际侦察尖兵比武。急行军课目行进至最后3公里,前方道路狭窄,超越前面的队伍只能另辟蹊径。田巴特大声对队友们说:没有路,我们就杀出一条路来!说完,掏出刺刀就扎进路旁的荆棘丛里。他硬是用手中的刺刀,开出了一条通往冠军奖台的胜利路。中国军人再次用血性的刀锋向世界证明,任何时候都能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压倒!

血染的刺刀越磨越亮,英雄的传人愈战愈勇。

看吧!陆上作战群的地面突击方队,如钢铁洪流,携雷霆万钧之势滚滚向前。两栖突击方队如陆上猛虎、海上蛟龙,气势磅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空降突击方队驾驭新型履带空降战车惊艳亮相,如神兵天降,所向披靡。远程火炮方队在广场上卷起一股“钢铁风暴”,展示敢打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天安门广场上的钢铁洪流向世人昭示着,新时代的人民军队,钢多了,气更多,骨头也更硬!这支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战旗如火,在燃烧,在升腾!

在《钢铁洪流进行曲》的雄壮乐曲声中,“杨靖宇支队”“刘老庄连”的战旗浩荡而来。

这是英雄的战旗。阳光下,这些迎风飘扬的火红战旗,仿佛散发出松柏的香气,经久不散。

英雄列阵,战旗如画。

杨靖宇将军,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的主要创建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根据组织安排,杨靖宇在东北大地率先举起抗日救亡大旗,将数十万关东军牢牢牵制在白山黑水间。1939年下半年,日伪军加大对东北抗联军事“讨伐”、经济封锁、政治诱降的力度,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陷入异常困难的境地。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他们无房可住、无衣可穿、无粮可吃,饿到啃树皮、嚼棉絮,依然坚持战斗。

比严寒和饥饿更令人心寒的,是背叛。杨靖宇最信任的师长程斌叛变了,身边的警卫排长张秀峰叛变了。断粮五天五夜的杨靖宇,遇上了上山打柴的村民,请求他帮忙买点干粮。看着眼前这个衣衫褴褛、饥寒交迫却目光如炬的人,这个叫赵廷喜的农民,竟然劝杨靖宇投降。杨靖宇将军只回了一句:“老乡,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几天后,杨靖宇将军壮烈殉国。将军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遗体,想知道在如此绝境中他靠什么生存。令敌人震惊的是,他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找到了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带着血丝的棉絮。

宁死不屈彰显民族气节,以身许国奏响生命绝唱!

为纪念杨靖宇将军,1946年2月,东北民主联军将通化支队改编为“杨靖宇支队”。

入列英雄部队,弘扬靖宇精神。杨靖宇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和永远挺直的脊梁,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激励着一代代传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如今,这支光荣的部队已成为陆军某合成旅的前身。2019年7月,旅队的排长陈欢参加陆军狙击手选拔赛。作为战区陆军唯一一位参赛的女队员,她在10公里武装越野考核中,拖着病体与男队员同场对抗。艰难冲过终点的那一刻,她一下子倒在了地上。经过短暂治疗,她提前归队备战决赛。最终,荣膺陆军“狙击枪王”称号。正是这种不怕苦、不服输的英雄气,支撑她屡克强手,3次荣立二等功,在战位上书写了争当英雄、青春无悔的奋斗篇章。

“杨靖宇支队”这面战旗的背后,是英雄的魂魄,是中国人宁死不屈、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那口气!

观礼台上,热浪滚滚。“海空卫士”王伟的遗孀阮国琴,手捧着王伟照片观看阅兵仪式。

王伟生前曾手绘了一幅油画,名字叫《夙愿》,画面上,一名飞行员正驾驶着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场景,也是最大的夙愿。如今,王伟的梦想早已成为现实。

阮国琴说:今天,他会跟着我一块儿仰望天空。

这面旗帜出现在今天的天安门广场,是因为当年有人举着它,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放下!

战旗火红,在通过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仿佛升腾起炽热的火焰。

这是天地英雄气的磅礴交响,这是崇尚英雄的澎湃心潮。

“啪嗒、啪嗒……”此时此刻,这是什么样的声音穿透历史的尘烟?

这是黄豆落入粗瓷碗的声音。

82年前,在“刘老庄连”这面布满弹孔的战旗下,有这样一种特殊的计数方式:一颗黄豆,就是一条消逝的鲜活生命,就是一个铁骨铮铮的英雄。

1943年3月,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清剿”合围,1600余名日伪军携带着重武器,向江苏淮阴的刘老庄扑来。新四军第3师19团4连奉命掩护村民转移。连长果断下令:乡亲们还没有撤完,快!把阵地向前推,推到村外去!就算是死也要钉在那里!

全连官兵没有丝毫犹豫,跳进沟里,打响阻击战。

战斗从清晨打到天黑。每一阵炮声,都让早已安全撤离的乡亲们心揪得生疼。他们不敢去想,这82个孩子怎么抵挡那么多的鬼子啊?硝烟散尽,满目疮痍的战场上,村民们目睹了4连官兵全部壮烈牺牲的惨烈场景。

乡亲们扛来门板,抱来被子,流着泪收殓烈士们的遗骸。一颗、两颗、三颗……乡亲们每收殓一具遗体,就往碗里放一颗黄豆。一边放黄豆,一边流眼泪。他们心痛啊——82条鲜活的生命,如今就变成这样小小的一捧。

战斗结束第三天,新四军决定重建连队。消息一出,四岭八乡的百姓们一下子就把征集点挤满了。

父送子,妻送郎,姐姐送弟上战场。“莫欺我中华无肝胆,母亲膝下百万兵!”从此,新四军多了一个英雄的称号,人民军队多了一面英雄的战旗。

每年3月18日,“刘老庄连”的战士们,都会来到庄严肃穆的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和当地群众一起祭奠英烈。每到此时,总会有悠扬的口琴声如泣如诉地响起——战士们用这样的方式与长眠于此的年轻英雄们对话。琴声穿越时空,82颗黄豆已然化作82颗种子,将“刘老庄连”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精神,深深植入一代代官兵的血脉里,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2023年7月,京津冀地区遭遇罕见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刘老庄连”所在的“铁军旅”闻令出发。可当时,连队主力在万里之外执行维和任务,留守的只有26人,一大半还是刚入伍的新兵。面对滔滔洪水,26名年轻战士挺身而出,齐刷刷写下请战书,按下鲜红手印:当年82位勇士为保护群众全部牺牲,今天上堤坝、堵管涌、固堤防,我们一个也不能少!

观礼台上,陈祥榕烈士的母亲捧着儿子的照片说:我和祥榕一起来参加纪念胜利日的大阅兵。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到“陈母问勇”,陈祥榕母子二人,成为人们争相传颂的楷模,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明星”。

“抗战的英烈们,你们看到了吗?今天的中国,没有忘记你们!”这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是用70分钟告诉80年: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也用生命铭记着!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这块土地上英雄辈出,因为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

战车,向前,向前!

战旗,如画,胜火!

这是希望的火焰在升腾,向着蓝天,向着未来……

“战斗模范连”战旗通过天安门前的那一刻,历史的荣光,照亮了88年前那场夜袭阳明堡的经典战斗。

1937年10月,日军在山西阳明堡修建机场。24架飞机从机场起飞,轮番轰炸忻口和太原方向阵地,当地军民伤亡惨重,部队指挥作战受到严重影响,后勤补给线也面临着巨大威胁。为了扫除威胁,配合正面战场,八路军第129师769团经过周密部署,决定以擅长夜战的3营夜袭机场,炸毁敌机。

19日夜,参战人员悄无声息地逼近阳明堡机场。战斗打响了。战士们用刺刀刺,用铁锤砸,用手榴弹炸,用燃烧弹烧,一口气摧毁了多架敌机。有的战士甚至抱着炸药包爬上飞机,点燃导火索。整个机场顿时变成一片火海。日军进行了疯狂反扑,与10连官兵在飞机周围白刃肉搏。连长杨万兴率领战士以命相搏、拖住敌人,7次击退了日军的冲击。经过近一小时激战,我军歼灭了日军100多人,成功炸毁敌人24架飞机,开创了“步兵打飞机”的先例,极大削弱了日军空中优势,支援配合了忻口防御作战。此战,也成为我军继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后,直面日军的又一场胜利。战后,10连被八路军第129师授予“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连长杨万兴获得“战斗英雄”称号。

如今,这支英雄的连队已成为陆军某合成旅的“红四连”。88年来,连队在“战斗模范连”这面光荣战旗的指引下,发扬“攻必克、战必胜,不畏难、不畏险”的夜袭精神南征北战,决战孟良崮,血战长津湖,鏖战西方山,历经百余次战役战斗屡创佳绩,7次被授予荣誉称号,45次集体立功。2015年8月,习近平主席签署命令,授予连队“强军精武红四连”荣誉称号。

授称10年来,全连官兵弘扬“战斗模范连”光荣传统,在由传统步兵向重型合成部队转型路上奋力攻坚。这支光荣的连队,是创造奇迹的连队,是勇于创新的连队,是面向未来的连队,成功实现传统步兵向装甲精兵的跨越。

战车奔驰,铁流滚滚。

战旗如画,照耀征程。

织成这一面面战旗的每一根纤维,都闪耀着信仰与忠诚,交织着热血和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今年“八一”前夕,中央军委发布了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的军旗旗面式样。

在今天的阅兵仪式上,这4面兵种军旗首次在人们的视线中迎风飘扬!看吧!军事航天部队的“深空蓝”,象征进军浩瀚太空追星揽月。网络空间部队的“赛博灰”,象征制胜无形疆场,于方寸间筑起钢铁长城,用信息洪流织就恢宏天网。信息支援部队的“量子紫”,象征抢占信息高地,构建起全天候、全地域、全要素的信息保障体系。联勤保障部队的“松枝绿”,象征厚植保障根柢,确保随时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

一面面火红的战旗下,人们看到希望之火在升腾!

看吧!新型坦克、支援战车等新一代传统陆战兵器轮番现身,无人、水下、网电等领域新型作战装备精彩亮相,高超声速导弹、战略核导弹等国之重器闪亮登场……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今天我们展示力量,是为了世界和平。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一直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战旗在前进,火焰在升腾!

7架表演机划出14道彩烟,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阅兵仪式结束了,但它带给人们的震撼才刚刚开始。

战旗猎猎,忠魂不灭;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此时此刻,天安门广场上,旗帜就是火焰,像14亿多中华儿女的豪情一样熊熊燃烧,汇聚起磅礴的力量。

向前!向前!向前!旗帜不会褪色,精神永远传承。以信仰之火照亮前行之路,让抗战胜利的号角永远吹响。

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纯洁光荣的英雄部队,一定可以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一定能够护卫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0日 20 版)

[责任编辑:陈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