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中国现代化所取得这些成就不仅与此前的历史相比具有极大的震撼力,也给中国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不可能成功。
从人类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来审视毛泽东的历史价值
毛泽东作为一个对于中国历史发展起到非凡影响的人物,无论其个人的历史还是其思想行为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她,我们有学习、了解、继承、超越的责任和义务,而绝不能漠视不管,不能把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丢弃一边、置之不理。
以毛泽东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改天换地的勇气和睿智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无数的辉煌思想中的一朵奇葩,她在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历史价值,从根本上体现在她使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逐渐失落、荒芜的精神家园在新的养料滋养之中,得到了新的开垦,从而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到了新的整合。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这面大旗的召唤下,万众一心,意气风发,众志成城,彻底地消灭了国内一切反动势力,结束了百年中国山河破碎的局面,使中华民族具备了复兴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就不可能在1949年获得独立,中国将在黑暗中继续摸索前进的道路。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能够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就是因为她重新整合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使整个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毛泽东思想可以说是一笔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她具有伟大的历史价值。不断地开挖这个历史遗产的价值,对于中国现代化的顺利发展会有积极的意义。
从长时段的历史后馈性来审视毛泽东的历史价值
所谓历史的后馈性,就是任何历史发生后,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它对于后来的历史的发展所发生的影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任何具体的历史对于未来的人类进程会产生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正是因为历史发展的这种鲜明的后馈性特点,所以治史者向来对于史评持谨慎态度,尤其对于当代史更为慎重。历史的后馈性特点使得后人普遍注意从长时段来评价历史任务和历史事件,中国人所熟知的“盖棺定论”就是这种研究思想的通俗表达。当然,“盖棺”也未必能够“定论”,因为“盖棺”只能使研究者知道死者一生思想、行为对于死者刚去世那个时段的历史所产生的影响,至于对于后世会产生如何的影响,时下的任何研究者都无法获得确切的预知。
毛泽东是一个改变了20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人物,他的影响不会仅仅止于其生存的时代,而会不断延伸下去。因此,对于毛泽东历史价值的认识,就不能静态地止于毛泽东时代,而必须放眼于中国和世界未来的发展。
就毛泽东研究来说,我们究竟如何注意在实践中科学地把握其后馈性呢?我想,从总体来看,就目前我们可见的历史观和人类发展进程来看,考虑毛泽东的后馈性,就是要在世界和中国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中考察毛泽东的成败得失,从中国和世界现代化的整体延续性上去把握其价值。我认为,随着时间的不断延续,毛泽东的历史价值会愈益得到彰显,毛泽东这个名字会散发出越来越冷峻又耀眼的光芒!
总之,以宏观的大历史的视野来审视毛泽东,毛泽东无疑是顺应世界现代化趋势、推动中国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一个伟人。当然,我并不会因此就讳言毛泽东的具体失误,并不会因此而主张研究毛泽东就只能一种声音、一个腔调。对于学界整体来说,在研究毛泽东具体问题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千万不要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而应当有宏观的大历史的视野。采取这样的态度,不仅是为了公平地对待毛泽东,也是为了保证历史研究的科学性,还为了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顺利前进!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