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田再出发,政治建军掀开新的时代篇章,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巩固加强——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大会通过的新修改的党章,明确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把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在党章中确立下来。2018年8月召开的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对全面加强新时代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着眼于贯彻新时代政治建军的要求,推进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有机统一,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一系列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进一步固化下来并加以完善。
中央军委先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意见》,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全军将士思想上高度自觉、政治上高度自觉、行动上高度自觉。
“大功三连”赓续“煤油灯下学毛著”的好传统,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红一连”传承“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以党支部组织功能的不断强化推动战斗力持续提升……他们的先进事迹,成为全军部队贯彻政治建军要求的生动缩影。
70年来,党中央、中央军委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我军的根本性建设,持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官兵,坚持思想领先,固本培元,凝魂聚气,把军心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引导官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70年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紧紧围绕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加强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持续增强,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党的领导直达基层、直达士兵,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制胜优势。
扭住强军之要锻造精兵劲旅
“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习近平
从风雪北疆到青翠岭南,从西部高原到东海之滨,一幅幅沙场点兵的壮阔画卷在神州大地延伸铺展——
铁流滚滚,陆军多支精锐部队轮番鏖战;巨舰犁波,海军多支编队互为对手多维对抗;云海苍茫,空军战鹰雷霆突击;深山密林,火箭军一枚枚新型导弹剑指苍穹……
能打仗、打胜仗,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根本要求,是军队使命职责之所在、军队存在的根本价值之所在。70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始终注重强化战斗队思想、提升打赢能力,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对于这一点不能有任何的误解和动摇”。1950年10月,刚刚从硝烟战火中走来的部队官兵,又义无反顾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人民军队练兵备战这根弦始终绷得紧而又紧。
从1953年6月起,人民解放军按预定计划开始转入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正规训练。这是我军历史上首次全军进行统一计划训练。
上世纪60年代前期,全军掀起群众性练兵热潮。1964年春,中央军委举行了一次全军范围的“比武”活动。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观看了北京军区、济南军区部分部队的汇报表演。大比武有力推动了部队军事训练的展开,促进了战斗力的生成提高。
“军队要提高战斗力”、“要准备打仗”,这是邓小平对军队反复强调的要求。进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大仗几年打不起来,不要造成人为的紧张”,但同时强调“军队还是要随时准备打仗的”。以1981年9月的华北大演习为标志,诸军兵种合同训练成为我军军事训练的主要特点。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实行百万大裁军,“精兵、合成、高效”成为人民军队建设的鲜明指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军队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动力。上世纪90年代,江泽民明确要求,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提高战斗力的基础。1995年,中央军委明确提出科技强军战略,军队建设要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全军上下掀起科技练兵热潮。2000年10月,中央军委组织全军科技练兵成果交流活动,演练层次之高、运用技术之新、涉及范围之广开创我军先河。
新世纪新阶段,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战斗力生成模式。2006年6月,全军军事训练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号召全军“立足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实际,更加自觉主动地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中央军委对军事训练创新发展作出部署安排。科学发展砺精兵,复杂电磁环境下军事训练、集成训练、网上演兵……军事训练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得到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这是胜战之问,也是价值之问、本领之问,直指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要害。
2017年,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第二天,习近平主持新一届中央军委第一次常务会议,就强调军委班子要推动全军各项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一周后的11月3日,习近平率新一届军委班子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强调军委工作一开始就要把备战打仗的指挥棒立起来。
2018年元旦刚过,习近平一身戎装,出席中央军委开训动员大会,登上校阅台发布训令,号令全军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打赢能力。
2019年1月4日,习近平出席中央军委军事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新时代军事战略思想立起来,把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立起来,把备战打仗指挥棒立起来,把抓备战打仗的责任担当立起来……
军队统帅的政治动员和时代号令,凝聚起强军打赢的磅礴力量。全军上下精武强能热潮涌动,铺开一幅练兵备战的壮阔图景:
向实战化要战斗力——广泛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向和平积弊开刀,坚持实战实训、联战联训,坚持按纲施训、从严治训。2012年以来,全军部队广泛开展各战略方向使命课题针对性训练和各军兵种演训,师旅规模以上联合实兵演习80余场。
向改革要战斗力——重塑领导指挥体制,构建起中央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中央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优化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深化我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创新军事力量运用政策制度、重塑军事力量建设政策制度、改革军事管理政策制度……人民军队更加精干、更加适应未来作战,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
向科技要战斗力——大力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网络信息体系,推动后勤向信息化转型,加快研发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加强重大技术研究和新概念研究……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全速发动。
从朱日和沙场阅兵到南海海域海上阅兵,从陆地到海上,两场阅兵有一个共同指向——实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展示了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时代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