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法治论坛 > 正文

脱贫攻坚接下来怎么干?十九大5句新提法告诉你(2)

三、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具体怎么做?报告用长达160多字的一句话进行了概括。这一句话的信息量可不小,至少包含了这几层意思:

第一,“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没有全国动员、全民参与,不集聚全社会的力量,是难以取得胜利的。

第二,“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要精准,脱贫也要精准。

第三,“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各级组织的扶贫责任进行细分和明确,尤其是提出“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了保障。

第四,“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主要针对贫困户“等、靠、要”“脱贫又返贫”,以及贫困户“有体力、无能力”“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贫困代际传递”等现象。

第五,“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必须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第六,“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目标,也是任务,更是承诺。“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是对脱贫攻坚质量的要求。

新2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拓宽增收渠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是短板。脱贫攻坚,“三农”是重点。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十九大报告的一个新提法。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让现代化农业发展起来,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其中有三点尤其值得关注:

第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第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第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五、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流动

要实现精准扶贫,人才是关键,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 “精准”人才队伍,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

贫困地区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流失严重,贫困地区外部扶贫人才缺乏“下得去、蹲得住、帮得实”的驱动机制。这是一些地方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这对于老少边穷地区脱贫攻坚,无疑是个好消息。

“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许下的承诺,再次坚定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这句话既给了老百姓希望和盼头,也为广大党员干部定下了目标和任务。(岳小乔)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爽]
标签: 脱贫攻坚   十九大   新提法